重庆市安置社区文化冲突状况及对策研究--以大学城安置社区为例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e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用,数十百万的农民将离开原来的家园,主动或被动的进入城市,这就催生了安置社区这一新生事物。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安置居民就不可避免地面对城乡二元文化的冲突。这一问题解决的效果直接影响我国的社区建设、社会稳定和城市化发展,因此要特别予以关注。然而,我国城乡二元文化长期存在的状况却构成了安置居民难以逾越的障碍。深受农耕文化影响的安置居民对异质文化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城市文化也有其消极颓废的一面;搬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经济利益的矛盾,亦会令安置居民产生困惑与茫然,不能适应将面临的城市文化,无法对安置社区的文化产生认同与归属感。国际成功经验表明,通过预设社区的模式,规划社区的结构,优化社区的环境,重视社区的文化建设与情感传承,可以消弭安置社区文化冲突于无形,形成相同的价值观和新的社区共同文化。所以,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安置社区文化冲突状况并寻找解决途径就很自然的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本文立足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以大学城安置社区为例进行探索与研究。众所周知,重庆市具有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特征,重庆市沙坪坝区的城乡二元结构十分明显,反映到文化上,隐性的二元结构也很明显。这就给城市化进程中的移民安置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当然,也为我们开展安置社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资源。通过考察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安置社区文化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就可以基本找到我国安置社区中存在的社区文化冲突。为了增强研究的准确性,笔者选择社区认同感、社区满意度、社区归属感等相关指标,对重庆市大学城社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实事求是地研究社区文化冲突问题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本文可以为我国安置社区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作为教学的生命线,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面对社会急剧变化和发展的新形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顺应时代发展、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为
学位
当今中国正处于改革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多元化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作为在改革开放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其核心价值观也在价值导向一元性与价值取向多元性的张力中悄然发生着变化。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如何?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如何在社会大变革、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已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