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险需求的理论研究可以分为早期的保险需求思想和现代保险需求理论。现代保险需求理论主要包括最优保险理论和人寿保险需求理论。 早期的保险需求思想伴随着经济学家们对利润的思考而发展。亚当·斯密(1776)认为人们购买保险是为了保障损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认为人们购买火险和水险是为了补偿损失。弗兰克·奈特(1921)认为人们购买保险是为了将可以估算概率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所罗门·休伯纳(1924、1927)用“人的生命价值”理念来解释人寿保险的经济机理,认为人们购买人寿保险可以保护生命价值。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1954)认为人们购买保险是为了安全需要。 最优保险理论研究微观主体如何选择最优的保险保障水平,可以视为微观视角的保险需求理论。该理论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演进过程就是寻找和发展肯尼思·阿罗(1963、1965)的均衡解。均衡解或者是部分保险,或者是全额保险。 肯尼思·阿罗(1963),让·莫森(1968)和弗农·史密斯(1968)最早涉足于最优保险保障水平的研究,被视为最优保险理论的开创者。丹尼斯·莫菲特(1977)第一个将消费以及储蓄引入最优保险保障水平决策模型之中。阿撒夫·拉辛(1976)以及埃里克·布里斯和亨利·隆伯格(1985)放弃了期望效用假设,分别讨论了萨维奇遗憾标准和赫维茨标准下的最优保险保障水平。最优保险理论发展的主流侧重于讨论多种风险下的最优保险保障水平。斯图尔特·特恩布尔(1983)最早给出了这种思路。几乎同时,尼尔·多尔蒂和哈里斯·施莱辛格(1983a,1983b)也作了类似的独立思考。与特恩布尔不同,他们的研究更富有一般性。多尔蒂和施莱辛格(1990)还巧妙地将违约风险引入到研究当中。 人寿保险需求理论研究人寿保险购买与宏观经济变量——消费间的关系,可以视为宏观视角的保险需求理论。该理论也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演进过程就是探寻人们为什么能够通过购买人寿保险和年金来减轻或消除未来收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后果,以达到一生消费效用的最大化,以及哪些因素影响着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