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幼儿同伴嬉戏行为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c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4—6岁幼儿同伴嬉戏行为研究结果的呈现。 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通过现场观察和访谈收集数据资料,对嬉戏行为概念的界定、嬉戏行为的过程、嬉戏行为的机制和嬉戏行为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通过对照比较嬉戏行为和日常游戏活动的异同,嬉戏行为被界定为:幼儿同伴嬉戏行为是指幼儿借助语言、身体动作、面部表情、外界物体与同伴之间进行的一种社会性游戏,该种行为没有什么规则,不涉及角色分工,彼此以对方为娱乐对象,带有幽默、玩笑、逗乐的性质,参与者都能感受到身心的愉悦,情景上具有随意性,时间上具有即时性、短时性,除了活动本身以外没有明显的外在目的。 通过对嬉戏行为过程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沉闷枯燥的等待、组织的活动不能引发幼儿兴趣是嬉戏行为发生的主要情境特征,具体表现为嬉戏行为多发生在过渡活动环节。 通过对嬉戏行为机制的分析,提取出了引发幼儿嬉戏的四个笑点,并对这四个笑点的作用机制做了详尽的分析。这四个笑点分别是:有关禁忌的话题,对外物的感性特征、标记加以曲解、发挥,游戏本身的乐趣,以身体接触为主要特征的相互引逗。 通过对嬉戏行为功能的分析,得出嬉戏行为具有以下功能:1.嬉戏行为的幽默功能。幼儿的嬉戏行为孵化着幽默,同时又是幽默的初显。2.嬉戏行为的生理功能。嬉戏行为可以帮助幼儿放松压力,缓解紧张和忧虑。3.嬉戏行为的人际功能。嬉戏行为除了有利于幼儿之间建立平等、亲密、友好的关系外,还可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减少、解决幼儿之间的矛盾冲突。4.嬉戏行为的审美功能。嬉戏行为可以带给幼儿美的感受。 最后,研究者针对人类社会行为本身、教师对嬉戏行为的应对和本研究进行了反思。
其他文献
"表演性行为"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行为.该文旨在对"教育生活中的表演"现象进行探究,并将这一探究置于语言学的语境或理解方式之中.从这一关系出发,该文第一部分提出了论文的基本
该项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幼儿园半日活动过程中教师使用语言的行为方式和策略,试图通过实地观察师幼之间的交际现象分析、整理出教师交际行为的构成要素和分析框架,探讨教师交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中国的体育事业迎来了与世界接轨并逐渐走向体育强国的崭新之路。特别是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