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结肠癌(Colon cancer)是高发恶性肿瘤,预后差。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结肠癌病例,意在发现影响其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并分析不同治疗模式的疗效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36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并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筛选出独立的预后因素。 结果: 236例患者总的中位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25.29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8.51%、52.34%、35.62%。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血清CEA水平、Borders病理分级、Dukes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此外,假如手术送检淋巴结总数虽不足12枚,但很接近12枚(10~11枚)的情况下,其预后与送检淋巴结总数大于等于12枚者无明显差别。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治术的预后好于姑息术,P=0.000;根治术预后好于未手术,P=0.000;姑息术预后和未手术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568。在DukesC+D期患者中,化疗能明显改善预后,P=0.000。 结论: 患者糖尿病、血清CEA水平、Borders病理分级、Dukes分期是影响新疆地区结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独立因素。手术送检淋巴结总数虽不足12枚的患者群体,但很接近12枚的情况下(10~11枚),其长期预后与手术送检淋巴结大于等于12枚的患者群体相似,故仍建议给予明确的N分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中晚期以化疗为主的治疗能让患者获得明显的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