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全世界大约有50万个项目经理执行着100万个左右的软件项目,产生了价值6000亿美元的软件产品。在这些项目中,有很多不能满足客户所期望的质量,或者不能在预算内按时交付软件。有分析认为:1/3左右的项目在成本和时间上超出额定限度的125%以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国外软件产业开始研究软件过程管理的思想。许多的过程控制理论应运而生并广泛应用于管理实践,这些管理理论十分注重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其中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提出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与ISO9000标准最为典型。CMM模型已经在北美、欧洲和日本、印度等国家成功应用,已成为软件过程改进的工业标准。
21世纪的中国软件业正处在全球竞争的时代,提高软件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提高软件产品质量对企业的生存与竞争起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结合本人多年的软件行业工作实践经验,我们试图遵循CMM、基准比对理论,为软件企业建立合适的软件研发量化基准库,准确采集基准数据,建立完善的基准库,持续更新,不断改善,提高企业的开发能力。
我们把基准库需要度量的维度分为基本度量维度和衍生维度。基本维度是指可以直接采集的最小单位的度量维度数据,是其他维度的基础。典型的有:规模,工作量,故障,进度等等。从这些基本度量维度,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些其他的度量维度,例如生产效率,验收质量,评审效果,评审效率,故障注入率,质量成本,偏离等等,这些维度我们统称为衍生维度。同时我们也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架构,并制定相应的基准库流程操作规范来支持基准库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