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河狸科(Castoridae)已知最早的化石记录来自美国怀俄明州晚始新世Chadronian期的White River组(Agnotocastor),稍晚发现于亚洲(哈萨克斯坦、中国新疆等)以及欧洲(比利时、法国等)早渐新世的地层中。其中欧亚大陆早期类群多为原古河狸属(Propalaeocastor)成员。河狸科的形态特征为眶后突微弱、脊型齿、齿冠较高、长管状外耳道斜向侧上方突出等。现生河狸仅存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狸科(Castoridae)已知最早的化石记录来自美国怀俄明州晚始新世Chadronian期的White River组(Agnotocastor),稍晚发现于亚洲(哈萨克斯坦、中国新疆等)以及欧洲(比利时、法国等)早渐新世的地层中。其中欧亚大陆早期类群多为原古河狸属(Propalaeocastor)成员。河狸科的形态特征为眶后突微弱、脊型齿、齿冠较高、长管状外耳道斜向侧上方突出等。现生河狸仅存一属一种,习性特征为少见的半水生习性,而化石河狸多样性高,至少存在27个属100多种,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半水生或陆地穴居习性)。河狸化石材料中完整头骨、下颌骨及四肢骨较为少见,零散颊齿的数量居多,如何更有效地利用颊齿特征进行鉴定归类是仍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报导了采自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乌伦古河沿岸中中新世哈拉玛盖组地层中的10枚河狸牙齿化石。通过对标本的观察和对比,我们认为这些颊齿材料分别能够归入戴氏窄颅河狸(Steneofiber depereti)和通古尔近兽鼠(Anchitheriomys tungurensis)。其中6枚牙齿可归入戴氏窄颅河狸,具有门齿釉质层圆凸且较光滑,冠面形态较简单,未磨蚀的下第四前臼齿(p4)的近中侧存在‘V’形缺口等特征;另外4枚牙齿依据p4的下后沟和下中沟融合,颊齿在轻度磨蚀阶段冠面褶沟上具强烈褶皱等特征而归入通古尔近兽鼠。此外还利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扫描)研究河狸的个体发育,重建了河狸颊齿在不同磨蚀阶段的冠面形态,与其他种类进行对比后得出如下结论:(1)新疆的戴氏窄颅河狸和泰国暹罗窄颅河狸的颊齿在重度磨蚀阶段的形态并不相同,前者下颊齿的下次褶在第一个舌侧坑消失之前便已经封闭,在冠面上会呈现“4坑”形态;而后者下颊齿的下次褶闭合较晚,在最后的磨蚀阶段可能仅剩下次褶;(2)窄颅河狸“中-重度磨蚀阶段”的冠面形态仍具有鉴定意义,而近兽鼠“轻-中度磨蚀阶段”的形态鉴定价值更大。对比颊齿磨蚀规律,本文认为云南晚中新世地层中的“Sinocastor”zhaotungensis(=Steneofiber?zhaotungensis)、Monosaulax sp.与泰国的暹罗窄颅河狸Steneofiber siamensis更为相似,体现在磨蚀后期下颊齿的下次褶闭合晚于舌侧任一褶沟的消失,它们可能属于同一演化支系。本研究还将新疆的戴氏窄颅河狸与法国Saint-Gérand-le-Puy地点的Steneofiber castorinus(早中新世MN2)、德国Ulm地区的S.sesri(MN2)、法国Loire Basin和德国Hambach 6C地点的戴氏窄颅河狸(MN3-MN5)以及泰国的暹罗窄颅河狸进行对比后,我们认为新疆戴氏窄颅河狸的体型偏大,地理位置比较独特。结合新疆通古尔近兽鼠的冠面形态比泰国近兽鼠未定名新种Anchitheriomys sp.(中中新统Sa Tai段,13.0-12.4Ma)更为复杂(前者次生小坑多),综合分析后认为前人对哈拉玛盖组地层时代为MN6的结论是正确的。本研究增加了已知的新疆化石河狸物种的多样性,扩大了已知的窄颅河狸属的地理分布范围,推测中中新世气温上升导致欧洲的部分窄颅河狸和近兽鼠迁徙至亚洲,并可能发生分异。
其他文献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实现农业的稳定高质量发展,必须以科技为支撑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本文基于“互联网+”的视角研究探索农业科技服务的新方式,旨在解决现阶段农业科技服务发展的难题,为农业科技服务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本文基于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
基于流固耦合以及流固热耦合方法,考虑摩擦副压力、温度和固体之间相互耦合的作用,建立了一种在高速高压下的圆弧齿轮泵端面摩擦副磨损摩擦模型。通过AMESim以及FLUENT求解出圆弧齿轮泵压力场以及温度场,作为磨损模型分析的边界条件,通过有限元法求解圆弧齿轮和浮动轴套流固特性以及流固热特性,对摩擦副磨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比压力8 MPa、转速1 200 r/min下双向流固耦合以及双向流固热耦合,
目的: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碳酸酐酶Ⅸ(Carbonic Anhydrase Ⅸ,CAIX)含量的差异性;探讨靶向碳酸酐酶Ⅸ新型锰造影剂(manganese contrast medium ta
“断手姑娘”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都广泛流传的故事类型,在世界民间故事类型中编号为AT706。这一历史悠久的故事得到了中外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对其发展演变、故事形态、情节内容、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做出精彩的阐述,综合运用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历史地理等方法丰富AT706故事的研究。但梳理过往研究后将发现其中的缺憾,首先是中国学者对这一世界型的故事类型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主要以期刊简要论述为主,且国内学界普遍将
云中落绣鞋型故事是一类古今发展均为健旺的民间故事类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从纵向的时间角度来看,萌芽时期的故事文本现于东晋,自此故事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志怪传奇小说的记录、通俗文学的搬演、民众的口头讲述,云中落绣鞋型故事情节愈加生动曲折,具有了短篇小说的形态。从横向的空间角度来看,云中落绣鞋型故事异文散布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不仅在汉族广为流传,在藏族、鄂伦春族、京族、苗族、黎族等少
刘玉堂被文学评论界称为“新乡土小说”代表作家,“当代赵树理”,“民间歌手”。刘玉堂如痴如醉地书写沂蒙山区,一写就是三十年,他在小说中写父老乡亲,写民风民俗,琐碎乏味的日常生活在他的笔端变得厚实可感,趣味盎然,在文学世界中构建起一个质朴又诡谲的民间乡土世界。“民间”是理解刘玉堂小说的重要切入口。民间叙事在他的沂蒙山系列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沂蒙山系列小说表现出显著的民间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三大特征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人类最珍贵的自然遗产,沼泽湿地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中人为活动最频繁,生态最为脆弱的湿地类型,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呈不断退化的趋势,严重威胁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效益,减缓不利影响,适应成为继减缓、阻止后的最佳选择,合理的适应行为既是保障农牧生产的关键举措,也是促进沼泽湿地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反之则可能加重区域社会经济负担,
在股价预测分析中,相关的财务数据可能存在缺失值。若采用完全观测数据(CC)法进行分析,会损失有效的数据信息。特别是在随机缺失(MAR)机制下,可能导致模型参数估计有偏并损失统计有效性,甚至得到错误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了克服CC法之不足,本文在MAR缺失机制下利用非负矩阵分解插补法(NMF)对有缺失值的股票数据进行插补,得到完整数据集,并引入了逆概率加权法、K-邻近插补法、多重插补法和随机森林插补法进
十八大以来,我国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系列成就。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从以区域绿色发展为导向,从土地利用结构角度切入,进行了土地利用结构和绿色GDP关系分析。目的是依据研究结论为德宏州提升区域绿色发展水平提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建议。本研究创新有两点:一是修正补充绿色GDP核算体系,增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二是将土地利用结构与绿色发展结合,以提升区域绿色GDP为导向目标,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