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进入社会转型这一特殊时期,由于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多元价值文化的冲击,使得我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在面对新的生活场景时,失去了原有的功能,部分领域甚至出现了道德标准的空白。道德的贫困、美德的缺失,使得社会成员之间、社会成员与社会之间的各类矛盾冲突越发明显。社会不良事件的频发和社会成员一定程度上的道德认知的滑坡等已是不争的事实。学校是道德的发生地,既要从根源上解决社会道德问题,学校道德教育就必定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道德教育受市场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表现出被其他因素异化的趋势,使得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一直颇受争议,这正是本文讨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不足和其理论局限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道德教育要走出当前困境所不可回避的问题。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战场,是社会成员接受系统道德教育、获得相关道德知识的始点,是决定道德主体能否真正成为有德性的人的最重要的环节。我国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虽能一直紧随时代的步伐,积极探索课程改革,不能否认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是受市场经济“效率至上”观点和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更多的仍以规范性知识的传授为主,对应当如何做的标准灌输够多而对为何应当这么做的德性理念的宣扬甚少。使得学生对于道德的价值理解仅仅是使人服从的外部强制力,道德教育也就论为规则或是规范教育,从根本上忽视了行为者主体自身的建构,道德教育的知识化、外在化也就不可避免。这样被异化的道德教育无法引导学生去发现道德的价值和意义,所教化出来的也仅仅是规范的人,或是满足政治要求的人,而能否培养出真正有德性的人,是值得怀疑的,这种结果是规范伦理自身理论特色所决定的。道德教育能否培养出真正有德性的人,其根本在于是否建立在合理的哲学基础之上,与规范伦理不同,美德伦理判断善恶的标准是德性,它更关注道德品质和选择,更强调道德形成在人身上的稳定特征,这也使得美德论道德教育的价值标准更长久、更稳定,不会论为特定时期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工具性教育,保证了道德教育的权威性。持久的道德信念能使道德主体在面对冲突与选择时能讲道德知识落实为道德行为,即使受到不公也不会因此感到痛苦而轻易改变初衷。这是解决当前社会成员道德素质下降、社会道德出现滑坡等问题最根本的切入点。从教育的本质出发,道德教育的本质是成“人”的教育,通过为学生模拟生活中可能的场景,让道德主体通过道德情感的体验、道德行为的实践,克服人在生物性上所表现出来的任性、贪欲、惰性等恶的品质,从最初受外部规范的约束,行正当之行为并形成一种稳定的长久的习性,这也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道德德性生成的途径。通过道德教育,道德主体完成了把外部道德约束转化为内心的信念并以此为依托生成一种稳定的道德品质,这些品质是人从单纯的生物性上升到复杂的社会性的标志,也是人之为人根本的特性。因此,美德伦理在关于善恶上的定义、德性养成上的论述,更符合学校道德教育教化育人的初衷。本文提出回归美德伦理的道德教育观,并重构道德教育原则,从理论和方法论上,提出克服和解决当前道德教育困境可行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