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盆腔炎方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各项症状改善的观察,为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盆腔炎方,对照组20例,口服少腹逐瘀胶囊,观察两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局部体征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妇科B超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综合有效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及局部体征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局部体征积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及疗前疗后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粘滞状态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降低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试验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运用温阳化湿、活血化瘀法构成的盆腔炎方治疗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较好的改善,且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降低其血液粘度,提高免疫功能,是临床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