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要力量,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与伟大复兴。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他们的健康体格,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普通高校推进素质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关系其今后发展,决定着个体的顺利成长和成才,也关系着民族的未来与希望。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的体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体育场馆、设施建设速度加快,体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群众性体育活动日益活跃,运动训练水平大幅度提高,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仍然是高等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一些学校领导体育意识淡薄;生均体育资源随着高校扩招出现负增长;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习惯,特别是学生的某些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降,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007年4月26日“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距今已有两年时间,“阳光体育”一词变得炙手可热,然而在此领域的学术研究还是相对较少,更多的是通过对“阳光体育”政策解读、背景介绍等层面上的认识思考,目前关于“阳光体育运动”运行机制的研究,尤其是在普通高校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随着“阳光体育运动”活动在全国各类各级学校中的广泛开展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构建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人、财、物、信息、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是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所在。影响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可以归纳为:政策性法规、学校管理体制、资金、场馆设施、课程改革、学校体育文化、《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安全机制、监督机制等多方面。对这些影响因素(从制度层面到管理层面,再过渡到具体的实施方案)层层分析,找出问题关键,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以使国家阳光体育运动的政策性法规,通过学校的有关文件,以资金和场馆设施作为物质保障,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有力组织下,将学生充分调动起来,使阳光体育运动真正成为学生内化的价值观念,以达到增强普通高校学生体质的根本目的,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是本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研究从全民健身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大背景出发,理顺阳光体育的相关概念,查阅现阶段相关研究成果,探讨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构建出适合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