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高中英语同课异构的案例分析,具体的说,是三位高中英语老师对《高中英语模块6》的补充读本中的扩展阅读Aftertwentyyears案例进行描述与分析。其理论基础是Krashen的输入假说,支架理论以及图式理论。本案例分析的意义有三个:有助于教师以多种可能性完善教学设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同课异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选择一节课,进行教学设计,观摩课堂教学,分析讨论教学过程,并总结如何上好一节课。本研究涉及三位教师,为了方便起见,这三个老师分别标记为TA,TB,和TC。在第一个案例中,TA采用了 PWP阅读教学模式。在阅读前,她展示了同一个人的两张不同时期的照片,然后提出问题,“二十年会如何改变一个人?”来激发学生思考二十年的变化。这可以充当作为故事到课文的过渡,然后她介绍了作者、作者的代表作及其写作风格。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她首先解释了一些新词汇和表达方式,然后介绍阅读策略来帮助学生赏析故事情节。阅读后,让学生思考主题,如何在友谊和正义之间进行选择。TB主要采用了整体法教学,她用YouTube上的一个视频导入,视频的内容和我们《二十年后》小说的情节不谋而合:两个好朋友变成了法庭上的法官和罪犯。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对于友情的看法,是否友情能持续二十年,二十年后你与朋友见面会是怎样的场景?接下来,TB介绍了小说的作者和写作风格,并用填空来引导学生掌握小说的情节和主题。最后,她布置了一个任务是用自己的想象写一个剧本,并表演出来。TC主要是用任务型阅读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第一个任务,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想象一下自己二十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第二个任务是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抓住两个主旨的问题;第三个任务是通过精细阅读了解掌握小说的细节问题;第四个任务是用自己的语言去诠释文中一些经典的语句;最后一个任务是讨论一个话题,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如何给故事结尾?本研究有以下主要发现:就共同优点而言,首先,大家都有清晰的课外阅读的目标:扩大学生词汇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培养阅读的习惯;其次,他们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达成了教学目标,即殊途同归。就他们各自的优点而言,TA使用了 PWP教学模式,她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同时也布置他们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写作。一方面,她让学生在阅读前处理一些新的词汇,并且设置一些练习,使他们能够自主进行阅读;另一方面她提一些问题,激发学生批判的思考故事的主题。TB主要使用整体法,在她的教学中,通过分层教学计划强调学生能力的训练。并且设置了一个情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表演才华。TC主要使用任务型阅读教学法,可以更直观的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上的困难,学生们可以逐步的处理理解上的难题。反复的练习以及阅读的巩固,加深了学生对于细节的理解。在老师的控制下,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就缺点而言,TA缺乏自然过渡,每个流程之间衔接不是很好,整个教学过程,逻辑性不是很强,当她布置写作任务的时候,缺乏明确的指导,学生们会有困惑。TB,尽管她在每步之前给予充分的指导,她的教学内容略复杂,难以立刻接受。TC的活动主要是提问和回答,这有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兴趣不足,还会限制学生自己的想象力。本研究有三个不足:其一,案例数量偏少,不能推广到其他课堂教学;其二,研究者缺乏直观的体验,由于她只是观察者,不是参与者,所以其描述达不到100%准确和客观,可能有一些细节没有注意到;其三,老师和学生都已经准备了很久,所以不能完全反应教学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