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菌CWI-MAPK级联途径中StBCK1基因功能的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inglwwb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大斑病是由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引起的重要的玉米叶部病害,在流行年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立足于分析病原菌致病性的调控机制,探讨更加有效的防治途径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在前期研究中克隆了玉米大斑病菌CWI-MAPK途径中的1个MAPKKK基因,命名为StBCK1。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创制StBCK1基因敲除突变体,分析突变体,进而初步明确该基因的功能,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利用DNAstar、DNAMAN软件及NCBI网站中BLAST软件对玉米大斑病菌StBCK1基因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该基因具有MAPKKK类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同源性分析表明,玉米大斑病菌StBCK1基因与酿酒酵母中BCK1基因等其它真菌有较高的同源性,属于MAPK信号转导途径中的细胞壁完整性途径。2.采用聚乙二醇(PEG)介导的转化方法,将StBCK1基因的同源重组载体转化到玉米大斑病菌野生型菌株的原生质体中,经潮霉素抗性(Hgy+)筛选、PCR及RT-PCR检测得到1株基因缺失突变体。3.玉米大斑病菌StBCK1基因调控病菌的生长速度、菌丝菌落形态、分生孢子的产量。StBCK1基因缺失突变体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菌落颜色呈灰白色,会发生自溶现象;菌丝形态不规则,颜色较浅,分隔不明显,细胞内部出现许多液泡状结构;分生孢子的产量明显低于野生型。4.玉米大斑病菌StBCK1基因调控病菌的细胞壁发育。显微观察发现,StBCK1基因缺失突变体的菌丝细胞壁呈透明状,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菌丝表面出现明显褶皱;突变体对细胞壁降解酶高度敏感,在细胞壁降解酶作用2.5 h、3 h、3.5 h时原生质体的释放量均比野生型多,其中3 h时突变体中的释放量是野生型菌株的20倍;突变体对SDS、H2O2高度敏感,且其敏感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5.玉米大斑病菌StBCK1基因调控病菌的致病性。突变体产生的分生孢子在48 h内不能穿透玻璃纸;突变体对刺伤和健康的玉米叶片均不能侵入,突变体致病性丧失。6.玉米大斑病菌CWI-MAPK途径参与调控病菌的黑色素形成。
其他文献
中药调剂是药房医师根据临床医师开具的处方为患者配置中药药剂的过程,包括审核处方、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过程,调剂对象包括汤剂饮片制备、中成药制剂调配等。中药调剂
在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日益发达的社会环境中,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交互与社会行为开始显著影响整个运作管理系统.而随着与运作管理息息相关的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革新,社会互动行
<正>研究目的:由于单由政府一元的生产与提供公共产品会产生规制失灵的情况,因此,必须要求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形成多元化供给格局。在我国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大背景下,体育领
会议
尽管国际环境协议大量增殖,大规模的毁灭性的海洋环境恶化还在持续。很多专家学者质疑国际海洋环境立法框架究竟能否有效的保护海洋环境。本论文着重于探讨防治海洋环境污染
<正>1案例资料案例1王某,女,43岁。2013年2月16日,自诉被他人用拳掌击伤右耳,听力下降,医院检查松弛部鼓膜穿孔,穿孔呈圆形可见脓血等。法医鉴定结论为病理性鼓膜穿孔。案例2
<正>阮籍的《咏怀诗》向以幽深、隐晦著称,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阮旨遥深",钟嵘《诗品》评阮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后人多赞同。实际上,魏
教学是大学的首要职能,大学教学具有学术性,教学与科研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共同载体,这本应是大学教学的应然形态。但大学教学地位与教学职能符合度、教师教学水平与学术水平符合度
<正>日前,广西电网公司决定于6月至12月期间在公司本部及所属各单位广泛开展2014年"成本管理年"劳动竞赛及"降本增效"金点子、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这是该公司深入开展"成本
中世纪的艺术表现在建筑方面是各种形式的大教堂。其中,以中世纪艺术高峰与末期盛行的哥特式建筑为典型之一,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在哥特式建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