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2008年金融危机出发,简要论证了资产价格上涨和资本市场扩张代替通货膨胀从而模糊美国隐性的以通货膨胀为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整信号,进而导致美联储实施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而虽然,2008年危机以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重要影响,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赞同货币政策需要关注资产价格。但是,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的问题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看,无论是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是否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即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是否会通过一定的途径显著影响实体经济;货币政策能否用来有效的调节资产价格,即货币政策是否能够显著的影响资产价格;还是货币政策虽然没有明确关注资产价格,但是否已经通过其他方式(如关注预期通货膨胀的方式)及时充分的“关注”了资产的过度波动,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因此,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资产价格是否需要纳入货币政策的调控体系,仍然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本文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货币政策的目标、中间变量及其传导途径,着重分析了托宾Q值效应、信贷观点、家庭流动性效应和家庭财富效应等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途径。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资产价格是否需要得到充分关注和货币政策能否用来关注资产价格两个问题从动态趋势、GRANGER因果检验、VAR模型推定等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在资产价格是否需要给予足够关注的问题上,经过实证,我们发现,在美国,资产价格变动的投资效应和消费效应都比较明显,也明显影响GDP和CPI的变动。在日本,资产价格变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也是比较明显的,但由于缺少高频数据没有得到严格的检验。而在中国,资产价格的投资效应和消费效应还并不明显,但其对GDP和CPI也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资产价格波动也正在中国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需要及时给予足够的关注。在货币政策能否用来关注资产价格上,经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除了日本的M1对股价有显著的影响外,不管是在美国、日本,还是中国,货币政策对股价的影响都不是非常显著。而与股价不同,我们发现,不管是在美国、日本,还是中国,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影响都是非常显著。因此,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应该给予资产(主要是房产)足够的关注。针对一些学者认为货币政策已经通过其他方式(比如关注预期通货膨胀的方式)给予了资产价格足够关注的问题,我们同样进行了以动态趋势分析为主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认为货币政策通过间接途径给予资产价格的关注是不及时的,甚至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论证了货币政策需要直接给予资产价格(主要是房价)足够关注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和分析了学术界对于货币政策如何关注资产价格的不同看法。并从理论及本文的实证结果出发,认为最合理和有效的关注方式是在当前的货币政策体系下对资产价格(主要是房价)的异常波动进行合理的界定,并针对各国不同的国情,制定有效的货币政策应对方案,以平稳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