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荧光强度比掺铒氧化钇的温度特性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学温度传感器在温度测量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采用荧光强度比(FIR)技术进行测温。基于荧光强度比技术的光学温度传感器通过测量与温度相关的不同特定发光能级发射的荧光强度的比值来表征温度,可以很好的克服一些因素的干扰,显著提高测量灵敏度,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另外由于这种温度传感器一般采用稀土掺杂光纤作为传感介质,这样就可以避免含电系统单元在危险地带出现,因此,它非常适合于特定环境下的温度测量。本文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掺Er3+和Li+/Er3+共掺Y2O3的粉末样品,对其进行了荧光分析,并在压片后分别采用单能级荧光和双能级荧光比两种方法实现测温。首先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Li+离子的掺杂浓度对样品颗粒形貌的影响,发现Li+离子只是影响样品颗粒的直径大小。又采用荧光光谱检测研究了Li+离子的掺杂浓度对样品上转换发光特性的影响,发现红绿波段的上转换荧光先是随着Li+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Li+离子浓度为3 mol%时达到最强,之后出现微降。通过分析,揭示了掺Er3+和Li+/Er3+共掺杂Y2O3体系的上转换发光机制,在低功率时,绿色和红色上转换发光均为双光子上转换吸收过程,但到了高功率则为四光子过程。其次先分析各能级的温度特性,再采用荧光强度比(FIR)技术,对不同峰位比、不同Li+掺杂浓度以及不同激发功率下,2 mol%Er3+/Li+共掺Y2O3样品作为温度传感器组元时的荧光强度比的温度特性做了比较细致的分析,最终发现当选用522 nm和549 nm这两个峰位的比值,3 mol%Li+离子的掺杂浓度,用190 mW激发功率时,最大灵敏度最高,达到0.0063 K-1,相应的工作温度为543 K。这样就既能实现较高的发光效率,较高的工作温度,又能实现较高的灵敏度,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灵敏度比其他类似报道的最大灵敏度要有提高,于是就可以以这种材料,这个参数来制备光学温度传感器组件。最后根据单能级测温理论,对不同功率下2 mol%Er3+/3 mol%Li+共掺Y2O3样品在661nm的荧光强度的温度特性做了实验以及数据拟合,发现当激发功率上升时,灵敏度也在提高,变化很大,但是在60-120 mW这一大范围频率波段内,拟合参数变化不大,灵敏度也比较稳定,那么就可以用2 mol%Er3+/3 mol%Li+共掺Y2O3片状样品制备温度传感器,并使激光器的功率稳定到这个范围内,来实现单能级测温。研究表明Li+/Er3+共掺Y2O3不但能用于单能级测温,而且也能用于双能级测温,在光学温度传感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
其他文献
纠缠光子是实现许多量子信息过程和完成量子光学实验很重要的工具。目前为止,广泛用来获得纠缠光子源的方法是非线性晶体的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SPDC)。量子通信的其中重要一环
核壳结构的复合纳米粒子,尤其是以绝缘体为核以金为壳的复合纳米粒子,通过改变内核材料的介电常数、金属纳米颗粒的大小和核壳的相对尺寸,可以实现很宽波段内(可见到近红外区间)
学位
磁共振系统按照磁场形成方式分为常导、超导和永磁三种。磁共振系统在各个领域特别是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磁共振成像不仅对人体无害,而且在软组织方而成像效果良好。随着技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标准模型逐步建立,到2012年希格斯粒子的发现,这些年的辉煌发展历程让我们可以说标准模型是粒子物理发展史上最卓越的理论成果之一。标准模型成功地描述了自
在现代微波毫米波系统中,多工器是重要部件之一,用于通道的选择和信号的合成与分离,其性能优劣将直接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质量。随着通信频率资源的日益紧张,分配到各类通信系
低维玻色体系具有和三维玻色体系极不相同的性质,这使得低维玻色体系在理论和实验方面一直是一个研究的热点。最近,人们已经能够通过在三维玻色体系的一个或者两个方向上施加
光束在光折变介质中传播时,当介质对光束的非线性作用和光束的衍射作用平衡时,光束能在介质中保持形状不变,形成光折变空间光孤子。与其他类型的空间孤子相比,光折变空间孤子对入
一、省级电视台的困境解读在中央、省、地、县四级办台、四级覆盖的机制下,各地市电视台基本上形成一条“途径依赖”的发展道路,模仿上级电视台节目,甚至连播音主持的腔调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