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地区功能性消化不良流行病学调查及证候学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angyaox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新加坡地区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人群进行发病因素、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等客观的流行病学调查与中医证候学研究。通过研究了解新加坡地区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病因及发病情况;同时分析揭示新加坡地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中医证候特点,为建立新加坡地区FD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和评价标准提供依据。并希望本研究结果将为新加坡地区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一条防病与治病的思路。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遵照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的原则,采用门诊问卷的方式,多方位的对新加坡地区符合FD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调查。本研究通过查阅关于痞满的中医古典文献和现代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研究进展文献,并对中医临床证候和客观指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和总结。遵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内科学》关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痞满”的相关症状;研究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表格;由专门医师对FD患者进行调查。一共收集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最后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研究结果:1.流行病学研究:(1).200例患者年龄与性别在各年龄段之间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发病与文化背景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发病与生活习惯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4).发病与环境因素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发病与诱发因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证候学研究:(1).200例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症状分布中以胃脘胀满、嗳气、口苦口干、体倦乏力、胃脘隐痛、身重肢倦出现的频率为最高,依次占92%,69%,66%,61%,55%,52%;(3).中医证型分布为寒热错杂型占10.5%,饮食积滞型2.5%,痰湿内阻型12.5%,肝胃不和型33.00%,脾胃虚弱型33.00%,胃阴不足型8.5%;(4).不同性别与中医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同饮食偏嗜与中医证候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年龄、性别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有关。2.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候分布与性别、饮食偏嗜有关。3.功能性消化不良主症为胃脘胀满、嗳气、口苦口干、体倦乏力、胃脘隐痛。4.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肝胃不和证与脾胃虚弱证为主。5.功能性消化不良诱因与中医证候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并就行政事业单位建设内部控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对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即以何种法律为标准来认定仲裁协议的成立和效力,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从仲裁条款的独立性问题出发,对于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法律
最近几年,中国国内经济产业格局也时时刻刻在发生着变化,而中国国内的通信产业格局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国加入WTO对中国电信市场的基础服务以及相关增值服务也进行了新
目的:了解某院急诊国际医疗部患者就诊规律及特点,为急诊国际医疗部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分析2013年8月1日—2014年7月31日在某三级
中亚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缘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随着近年来国际能源市场的动荡不安,中亚丰富的能源资源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觊觎。不论从政治还是经济发展的角度,在中
宁陕自然保护区既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的东缘地带,又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向东延伸的纽带,为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最有保护价值的保护区之一.阐述了宁陕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状况
针对风能功率波动影响直驱风力发电系统输出电能质量问题,研究基于一阶滤波器的混合储能功率平滑控制方法:采用一阶滤波器将风能波动功率分离为低频和高频分量,分别由蓄电池
基于分排参数模型,本文建立了圆柱型翅片管换热器的性能仿真计算模型,对换热器的传热性能进行计算,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换热量的平均相对误差最大,为6.31%;出风干球温
多元化的文化遗产带动了博物馆的多样化,目前我国的博物馆类型,除传统的综合、历史、艺术等类型外,逐渐转向涵盖科技、自然、民族、民俗、生态、遗址等各个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类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干预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本课题共招募6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选用百会、神庭、印堂、神门双、三阴交双,留针30分钟,每周治疗3次,隔日1次,共12次。对照组采用假针刺,使用钝头针刺激穴位而不刺入皮肤,取穴、留针时间及治疗时间同治疗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因子分值及总分和ISI、H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