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蓄水坑灌法是孙西欢教授针对我国北方山区果园的水资源短缺和水土流失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灌水方法。蓄水坑灌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根据果树的特点和我国北方地区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将节水灌溉和水土保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目前对蓄水坑灌法水分、养分、蒸发等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温度是作物生长系统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对蓄水坑温度特征研究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在田间对蓄水坑采用了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和无覆盖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蓄水坑日温度变化特征和季节性温度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大气温度、无覆盖和地膜覆盖坑内空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均呈正弦曲线。(2)秸秆覆盖方式下,坑内空气、坑壁土壤、坑底土壤温度日变化相对平稳,日变幅均小于无覆盖和地膜覆盖;且在外界低温时,有增温效应,外界高温时,有降温效应。(3)地膜覆盖较秸秆覆盖和无覆盖,日平均温度较高,对坑内土壤温度具有明显的增温效应。(4)无覆盖和地膜覆盖方式下,距坑壁0-10cm的坑壁土壤温度、坑底0-10cm深度土壤温度日变幅较大;不同处理距坑壁和坑底距离大于15cm蓄水坑坑壁土壤温度随距离的增加基本不再变化。(5)水平层随着距坑壁距离的增大,土壤温度最大日变幅逐渐减小。垂直方向随着距地表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最大日变幅减小。(6)地膜覆盖坑底土壤日平均温度最高,无覆盖次之,秸秆覆盖最低,且随着坑底土层深度的不断增加,土壤日平均温度均呈现出首先升温,再降温,最后趋于稳定的规律。(7)确定了蓄水坑坑内空气温度日表征时刻:6:00、14:00以及18:00。(8)拟合了不同覆盖方式表征时刻土壤温度随坑壁距离变化的方程:不同处理8:00土壤温度随距坑壁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在5~20cm基本为线性函数关系;14:00蓄水坑土壤温度随距坑壁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地膜覆盖5~10月份和无覆盖5-8月份蓄水坑土壤温度随距坑壁0~25cm距离的变化可以用四分之一椭圆曲线表示;18:00土壤温度的变化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蓄水坑坑内空气温度较高,土壤温度随距坑壁距离的增加递减,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二是蓄水坑坑内空气温度较低,土壤温度一般在10cm深度达到最高,再往深处逐渐递减。(9)在温度高的月份距地表20cm土壤温度较距地表40cm和60cm土壤温度高,在气温低的月份较距地表40cm和60cm土壤温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