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于涂料印花的聚丙烯酸酯(PA)粘合剂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成本低、粘接力强、耐候性好,在染整行业被广泛使用。然而,同时它还具有“热粘”和“冷脆”以及透湿性差等缺点,这会影响涂料印花织物的色牢度和手感等。水性聚氨酯(PU)乳液具有柔韧性好、粘性好等优点,将其引入到聚丙烯酸酯乳液中,可以使得复合乳液同时兼具两组分的不同优良特性。为了进一步促进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二者的有机结合,本课题制备了稳定性良好的核壳交联结构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并应用于涂料印花工艺,以提高印花织物摩擦色牢度、手感及得色量。
本课题首先是合成聚酯型、聚醚型及有机硅型聚氨酯乳液,然后进行软段拼混改性,最后,引入功能单体聚顺丁二烯(HTPB)以改性聚氨酯。实验表明:聚酯型聚氨酯乳液稳定性好、胶膜弹性优,但胶膜的延伸性、耐水及耐碱稳定性较差;聚醚型聚氨酯具有良好的胶膜延伸性和耐水耐碱性,但胶膜弹性差;有机硅型聚氨酯尽管具有爽滑的手感,但胶膜机械性能、耐水耐碱稳定性均较差。聚酯和聚醚软段混合改性聚氨酯可有效提高胶膜弹性及伸长率;聚酯和硅氧烷软段共混改性聚氨酯各方面性能一般;聚醚和硅氧烷软段共混改性聚氨酯耐水性提高。经聚顺丁二烯(HTPB)改性后,聚酯型聚氨酯的耐水及耐碱稳定性获得大幅进步;聚醚型聚氨酯的胶膜力学性能得到改善;聚酯、聚醚软段杂化聚氨酯的各方面性能没有得到显著改善。
其次,本课题采用聚顺丁二烯改性的聚酯型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将聚氨酯含量分别调整为0%,5%,10%,15%,探究PU含量对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U的引入会导致乳液粒径增大,胶膜耐水性略有下降,胶膜润湿性提高,胶膜力学性能提升。随着PU含量的增加,胶膜耐碱增重率先降低后升高,PU含量为10%时,胶膜耐碱增重率最低。
在确定了最佳PU含量后,本课题采用不同的PU加入方式来制备复合乳液,调节壳层PA含量分别为0%,25%,50%,75%,探讨不同单体分布对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层混有部分PA的胶膜力学性能较好,壳层PA含量为75%时,胶膜耐水性最佳,壳层PA含量为0%时,胶膜耐碱性最好,胶膜的润湿性主要与PU含量有关,与合成工艺关系不大。最后,将聚氨酯改性前后样品乳液应用于印花工艺,将印花性能进行比较发现聚氨酯的引入可以提高印花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手感及得色量。壳层含75%PA时,印花织物干湿摩擦牢度最佳,但壳层含25%PA时,印花织物得色量最高。
                        本课题首先是合成聚酯型、聚醚型及有机硅型聚氨酯乳液,然后进行软段拼混改性,最后,引入功能单体聚顺丁二烯(HTPB)以改性聚氨酯。实验表明:聚酯型聚氨酯乳液稳定性好、胶膜弹性优,但胶膜的延伸性、耐水及耐碱稳定性较差;聚醚型聚氨酯具有良好的胶膜延伸性和耐水耐碱性,但胶膜弹性差;有机硅型聚氨酯尽管具有爽滑的手感,但胶膜机械性能、耐水耐碱稳定性均较差。聚酯和聚醚软段混合改性聚氨酯可有效提高胶膜弹性及伸长率;聚酯和硅氧烷软段共混改性聚氨酯各方面性能一般;聚醚和硅氧烷软段共混改性聚氨酯耐水性提高。经聚顺丁二烯(HTPB)改性后,聚酯型聚氨酯的耐水及耐碱稳定性获得大幅进步;聚醚型聚氨酯的胶膜力学性能得到改善;聚酯、聚醚软段杂化聚氨酯的各方面性能没有得到显著改善。
其次,本课题采用聚顺丁二烯改性的聚酯型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将聚氨酯含量分别调整为0%,5%,10%,15%,探究PU含量对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U的引入会导致乳液粒径增大,胶膜耐水性略有下降,胶膜润湿性提高,胶膜力学性能提升。随着PU含量的增加,胶膜耐碱增重率先降低后升高,PU含量为10%时,胶膜耐碱增重率最低。
在确定了最佳PU含量后,本课题采用不同的PU加入方式来制备复合乳液,调节壳层PA含量分别为0%,25%,50%,75%,探讨不同单体分布对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层混有部分PA的胶膜力学性能较好,壳层PA含量为75%时,胶膜耐水性最佳,壳层PA含量为0%时,胶膜耐碱性最好,胶膜的润湿性主要与PU含量有关,与合成工艺关系不大。最后,将聚氨酯改性前后样品乳液应用于印花工艺,将印花性能进行比较发现聚氨酯的引入可以提高印花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手感及得色量。壳层含75%PA时,印花织物干湿摩擦牢度最佳,但壳层含25%PA时,印花织物得色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