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敦煌出土的医药文献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多年来已有很多学者陆续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异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献学现象,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而考查异文也成为一种独特的方法融入到对这些文献的研究中。目前敦煌医药文献异文相关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各种校注类著作中,但目前未见对于敦煌医经文献这一类别的异文有系统、深入的整理、研究和总结。对敦煌医经文献异文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某些疑难字词,也是为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敦煌出土的医药文献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多年来已有很多学者陆续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异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献学现象,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而考查异文也成为一种独特的方法融入到对这些文献的研究中。目前敦煌医药文献异文相关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各种校注类著作中,但目前未见对于敦煌医经文献这一类别的异文有系统、深入的整理、研究和总结。对敦煌医经文献异文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某些疑难字词,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医经的内容与含义,同时也能对敦煌医经文献的校勘整理工作有较大帮助。方法:主要是通过整理校勘、文本对比、绘制图表、归纳总结的方法,结合文字学、训诂学、文献学、中医学的内容对敦煌医经文献的异文进行整理和较为深入的研究。结论:敦煌医经文献异文主要可以分为三类:1.字际异文;2.词语异文;3.句子异文。字际异文发生在字与字之间,和字形、字音有关,产生的异文一般有异体字、形误字、通假字等。词语异文发生在词语与词语之间,主要包括单音词、双音词。句子异文发生在句子与句子之间,主要表现形式有脱文、衍文、倒文,以及增删虚词这种不影响句意的形式。敦煌医经文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杂”、“俗”、“简”三个方面。“杂”是指卷面比较杂乱;“俗”是指敦煌医经文献相较于传世医经用了较多的俗字、通假字,且多有讹误字、脱文、衍文、倒文等现象;“简”是指敦煌医经文献书写较为简洁,多用简体字,语言文段也多有节略。研究敦煌医经文献异文的价值在于对医经内容进行正确理解,以及对校勘整理工作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一种通过1次实验能同时完成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114个化学药的快速准确的筛查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方法:样品采用乙腈超声提取。采用UPLC-MS/MS法,以Atlantis?dC18(2.1 mm×150mm,3μm)为色谱柱,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3 min,90%A;3~15 min,90%A→60%A;15~28 min,60%A→0%A;28~29
中恶是一个被中国古代主流医学认为是鬼神所导致的疾病,临床以心腹部位发生胀满、疼痛,并伴有神志异常为主要表现,甚者可不省人事。由于古代医家对于中恶的认识大体属于混乱的状态,常与客忤、尸厥等病名相混而用,而中恶对应现代何种疾病,医家并未有共识,亦缺乏具体研究。本文对各时期医家有关中恶的记载进行整理、分析,梳理出其发展与演变的脉络,以期对中恶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为现代学术研究填上空白,并为临床提供思路。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接受护理的94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情绪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背景]骨髓抑制是肿瘤患者化疗后最常见且最严重的血液系统毒副反应,常会对患者生存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预后不良,故其防治研究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大量科学研究表明,中医药干预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确切且经济安全。课题组基于“精气血互生”与“药食同源”理论构建扶正补血食疗方(FuZhengBuXue diet therapy,FZBX),契合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的病因病机,可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后骨
核心问题指向数学知识本质,是单元教学架构中的关键因素。在核心问题的作用下,学生会不断地探索问题,深入把握知识本质,同时顺其自然地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核心问题为中心,组织单元教学活动,助力学生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具体论述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小儿泄泻中医食疗方的调护规律,通过德尔菲法构建小儿脾虚泻中医食疗干预方案,并开展临床试验验证方案的效果。[方法](1)数据挖掘研究:以《中国药膳大辞典》《中医食疗方全录》《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数据采集源,根据食疗方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小儿泄泻中医食疗方。食疗方的选择、数据提取由两名研究人员“背对背”独立进行。对所有符合条件的食疗方进行录入、整理、规范化处理后,利用SPSS
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自启动以来,缓解了日趋增长的审判压力,民事诉讼程序效益逐步提升。民事司法确认程序作为繁简分流改革中一项重要环节,伴随着改革的推进与深入成为理论界与实务部门关注的焦点。司法确认程序以调解协议的确认为核心,是沟通诉讼与非讼纠纷解决方式的桥梁与纽带,有利于激发调解活力、实现诉调对接。本文立足司法确认程序基本理论,以改革试点城市F市辖区法院作为调研对象,以收集到的一手数据与素材为样
《黄帝内经》虽不为脉学专著,但其不独言脉象,紧密联系四时、脏腑和病症的成书特点为后世评为“脉象之始祖”。脉象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在中医辨证论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典籍脉象英译策略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总结,将会助益中医脉象文化的传播。本研究基于框架理论视角,以《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四类脉象描述:单个脉象描述,并列脉象描述,叠加脉象描述和辐合脉象描述为研究对象,并从脉象的心理认知、脉象框架的建构和脉象英
本文对敦煌西域出土汉文医药文献的外部表现形态进行研究。敦煌西域汉文医药文献,指的是以敦煌藏经洞出土医药文献为中心,兼及吐鲁番、楼兰、河西走廊、黑水城等出土点出土的汉文医药文献,包括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黑水城医药文献,因河西走廊汉简医药文献时间较早,与另两种医药文献抄写时间跨度过大,故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新辑校》中将敦煌西域出土汉文医药文献根据完整程度和性质分为四类,本文根据此
《金匮玉函经》是一部论述伤寒病的医书,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属于仲景医学的一部分,书中记载由汉张仲景著、晋王叔和撰次、宋林亿等校正而成。该书经宋校正医书局校定整理后流传不广,后渐次失传。直至清康熙年间,上海医生陈世杰从藏书家何焯处得到手抄宋本《金匮玉函经》,后进行“补亡灭误”而刊行,该书才重新传世。历来学者对其研究不多,尚存在较多争议及疑难点待解决,包括该书作者系何人、成书年代、与《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