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由于密度低、铸造性、导电导热性好正逐渐成为军事、汽车以及3C产品制造等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但镁合金非常容易腐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采用表面处理技术防止镁合金腐蚀。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成本低、防腐性能好的铬酸盐转化处理技术,但铬酸盐对人体危害巨大能够致癌,已被全世界明令禁止使用。研究开发镁合金无铬转化膜技术成了人们目前要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课题组前期对镁合金钒酸盐转化膜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偏钒酸钠(NaVO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OP10的转化液处理后,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该体系存在SDBS消耗快、转化液稳定性较差、镁合金处理数量较少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开展了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替代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研究,结果表明:由2.2 g/l偏钒酸钠(NaVO3),1.0 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组成的转化液,在pH 2.5,反应时间15 min,反应温度40℃的条件下,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的转化膜,与NaVO3、SDBS和OP10组成的转化液相比,处理镁合金的数量增加了5倍且转化液更稳定。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对转化膜形貌结构、组成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EDTA-2Na的加入促进了镁合金与钒酸盐的反应,使转化膜膜层结构更加均匀致密,盐雾时间达到140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