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磷酸肌酸钠对高糖诱导的小鼠炎性单核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onysos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临床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可以导ASCVD的发生,其中糖尿病是导致ASCVD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动脉壁弥漫性炎症性疾病。炎性单核细胞亚群分化在糖尿病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近年研究表明糖尿病导致的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在单核细胞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磷酸肌酸(PCr)是一种天然的高能磷酸化合物,能暂时储存高能磷酸肌,在细胞内起到能量缓冲的作用,从而保持ATP浓度的恒定和细胞能量状态的稳定。磷酸肌酸作为细胞内的能量缓冲剂,已被证实具有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保护心血管的作用。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是各种能量代谢的中枢调节器,其控制着线粒体能量代谢和细胞分化。NADPH氧化酶4(NADPH oxidase type 4,Nox4)是NADPH氧化酶家族的特殊成员,涉及ROS的产生、炎症反应和细胞极化,并可作为AMPK的负性调节因子。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外源性磷酸肌酸钠(CPS)对线粒体能量代谢的调节,进一步观察其对高糖诱导的炎性单核细胞亚群分化及炎性表型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机制进行探索。研究方法:制备脾脏原代单细胞悬液,加入100 U/m L重组干扰素γ(r IFN-γ)以诱导单核细胞亚群分化,再分别加入20 m M、30 m M、40 m M的D-葡萄糖溶液诱导单核细胞亚群分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单核细胞亚群的分化情况;以5 m M、10 m M、20 m M外源性磷酸肌酸钠进行干预,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高糖诱导的单核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分别将5 m M、10 m M、20 m M外源性磷酸肌酸钠及10μM Nox4特异性抑制剂GKT137831加入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中进行干预,再加入30 m M D-葡萄糖溶液进行培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HP-1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释放量;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ROS)的生成;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MPK/Nox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葡萄糖浓度依赖性(20、30、40 m M)增加了Ly-6Chi(116%、127%和144%)和Ly-6Cmid(增加了108%、135%和150%)单核细胞亚群分化,对Ly-6Clow单核细胞亚群分化无明显影响。同时外源性CPS(5、10、20 m M)浓度依赖性减少了高糖诱导的Ly-6Chi(85%、79%和72%)和Ly-6Cmid(82%、77%和63%)单核细胞亚群分化。同时,外源性CPS浓度依赖性抑制高糖诱导的单核细胞炎症因子TNF-α的释放及ROS的产生。此外,外源性CPS浓度依赖性抑制了高糖诱导的单核细胞中Nox4过表达,并激活了AMPKα的磷酸化。结论:外源性磷酸肌酸钠抑制高糖诱导的炎性单核细胞亚群分化及炎性表型改变,可能与其调控AMPK/Nox4通路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DNA损伤修复蛋白53BP1在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发生、发展过程中定位、表达的变化,并探究53BP1与PAXIP1在BPD中的相互作用,进而阐述DNA损伤修复障碍在新生大鼠BPD模型中的重要作用。实验方法:160只新生大鼠在生后12h内随机分为模型组(n=80)和对照组(n=80),采用以往课题组已建立的高氧诱导BPD模
学位
目的: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Breg)是重要的免疫负调节细胞,在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状态,调节T细胞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前期实验发现Breg细胞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表达比例升高,且与不良预后相关。继往有文献报道Breg细胞通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参与机体免疫调控,也有文献报道B
学位
本文以政策文本为素材,对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政府职责体系的演变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驱动的政府职责体系调整是以“科层”为工具推动结构缓慢变动的漫长过程,问题导向、有限目标下的渐次推进是职责体系调整的基本策略。从变动趋势看,在价值目标层面,数字技术不再被简单视为实现效率和法治的工具,其赋能和再造特征越来越明显,普惠公平和新发展作为目标越来越引起政府重视。在职责结构方面,数字技术引
期刊
目的:本研究拟验证癫痫持续状态对于幼鼠认知、记忆、情绪造成影响,并导致幼鼠脑神经元损害。探究癫痫持续状态后不同时期TRIM8表达变化以及分布情况。探讨TRIM8在癫痫持续状态中的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方法:用匹鲁卡品诱导幼龄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将模型组分为SE后1天、3天、7天、28天,分别对应SE的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用同等条件下注射生理盐水的
学位
研究目的:探讨鱼腥草素钠是否通过调节Treg/Th17失衡减轻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研究方法:选择40只6-8周龄健康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鱼腥草素钠干预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及联合干预组,每组8只。根据国内外文献制作中性粒细胞哮喘模型,鱼腥草素钠干预组每次雾化前1小时腹腔注射鱼腥草素钠,注射剂量10mg/kg,连续注射7天;地塞米松干预组每次雾化前1小时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注射剂
学位
目的:胰腺癌是一种发病率与病死率近乎一致,有“癌中之王”之称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是最常见的胰腺癌病理类型。Hsa-miR-31在多种炎症和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在调控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等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胰腺癌中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本研究旨在探讨miR-31-5p对胰腺导管腺癌SLC1A2
学位
研究目的:先天性梗阻性肾病是小儿慢性肾病的常见病之一,是导致儿童终末期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输尿管梗阻后可以导致肾脏发生一系列的病理事件,包括间质巨噬细胞浸润,肾小管凋亡,随后发生间质成纤维细胞聚集。而肾脏间质成纤维细胞来源于局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发生,如果不能及时干预治疗,最终导致肾脏纤维化。因此,深入了解先天性梗阻性肾病的发病机制,早期干预和逆转肾脏损伤,具有重要的研究
学位
研究目的:1、探讨中性粒细胞哮喘小鼠模型是否存在Foxp3/RORγt介导的免疫失衡现象;2、探讨鱼腥草素钠对中性粒细胞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Foxp3/RORγt介导的免疫失衡的作用。研究方法:1、中性粒细胞哮喘小鼠模型的构建:随机将40只Balb/c小鼠(雌性,6-8周,体重18﹣20 g),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中性粒细胞哮喘组(neutrophili
学位
目的:近年来,发展新的治疗策略干预老年人认知障碍受到极大的重视。与此同时,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兴疗法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初步探讨干细胞移植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小鼠模型的认知缺陷及衰弱程度的影响,旨在为将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我们选取C57BL/6老龄雄性小鼠,通过亚急性腹腔注射D-半乳糖(D-galactose,D
学位
目的:探讨人间充质干细胞(h MSCs)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小胶质细胞的影响和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MOG35-55构建EAE小鼠模型,于EAE发病早期通过腹腔注射进行h MSCs移植。通过行为学评分动态观察小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利用组织病理学染色、RT-PCR和液相悬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