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皮肤感染脓肿分枝杆菌抗菌效应及药物敏感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除麻风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以外其他所有分枝杆菌的统称。脓肿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bscessus,M.abscessus)属于非结核分枝杆菌中的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群(Rapid-growing mycobacteria,RGM),可侵犯人体的肺、皮肤软组织、骨关节、淋巴结等组织器官造成局部或播散性的感染,是造成我国皮肤NTM病最常见的RGM。近年来,皮肤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当前对于皮肤感染脓肿分枝杆菌的治疗一般参照肺部感染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需联合多种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大多在6个月以上。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单纯抗生素治疗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反而有大量的耐药菌出现,使临床上的治疗更加充满困难。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通过局部或全身光敏剂给药,然后运用与光敏剂相匹配波长的光照射病变细胞或组织,发生光动力反应产生活性氧(Rective oxygen specise,ROS)促发氧化应激反应,从而起到达到治疗目的新型治疗方法。目前PDT疗法已经广泛用于诊断和治疗尖锐湿疣、痤疮以及皮肤肿瘤等许多疾病。近年来,PDT疗法对微生物的杀伤作用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研究已经描述了光动力疗法对病原微生物的良好的杀灭作用。近几年也有许多将光动力疗法用于分枝杆菌临床治疗的案例和相关的基础研究,显示了光动力疗法在分枝杆菌治疗中的良好潜力。我们团队曾成功利用ALA-PDT联合抗生素治愈多例皮肤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本实验从这些临床资料入手,综合回顾分析这些患者病情、治疗、预后和随访情况,发现这些患者的病情在ALA-PDT治疗后得到了迅速控制,后续治疗的疗程也明显缩短,复发率也较单纯抗生素治疗明显降低。然后我们收集了从皮肤脓肿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分离所得的菌种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和ALA-PDT处理,分析和归纳了这些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并初步得到了ALA-PDT对这些菌株的杀菌特性,我们发现ALA-PDT确实可以对脓肿分枝杆菌起到有效的杀伤作用。然后我们采用脓肿分枝杆菌标准菌株ATCC 19977建立了体外脓肿分枝杆菌的生物膜模型,研究了ALA-PDT对脓肿分枝杆菌的亚致死剂量和致死剂量对脓肿分枝杆菌浮游菌和生物膜的杀伤作用,并对处理后的浮游菌和生物膜进行了分析。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亚致死剂量的ALA-PDT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脓肿分枝杆菌对许多抗生素药物敏感性,并研究了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1.收集就诊于我院的脓肿分枝杆菌临床感染病人的基本病例资料;2.分离、培养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和标准菌株,并通过96孔板和细胞爬片构建脓肿分枝杆菌生物膜模型;3.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体外脓肿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性(MIC值);4.用ALA-PDT处理脓肿分枝杆菌浮游菌及其生物膜;5.使用CFU法测ALA-PDT处理后脓肿分枝杆菌及其生物膜后的活菌变化;6.使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ALA-PDT处理后脓肿分枝杆菌生物膜活性变化;7.使用SEM观察ALA-PDT处理后脓肿分枝杆菌及其生物膜结构变化;8.使用CLSM观察ALA-PDT处理后脓肿分枝杆菌生物膜的变化;9.使用荧光酶标仪观察ALA-PDT处理前后脓肿分枝杆菌细胞壁通透性的变化;10.构建脓肿分枝杆菌诱导耐药的表型,并用亚致死剂量的ALA-PDT进行处理;11.使用RT-q PCR法测ALA-PDT处理前后脓肿分枝杆菌耐药基因whi B7,erm(41)以及外排泵基因MAB1409c,MAB3142c的m RNA表达;结果:1.ALA-PDT联合抗生素治疗可明显控制临床上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的病情、缩短治疗周期,并减少复发。2.临床分离的脓肿分枝杆菌仅对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头孢西丁、头孢美唑、阿米卡星和利奈唑胺敏感,对异烟肼、利福平、米诺环素、美罗培南、环丙沙星、莫西沙星耐药率较高。3.ALA-PDT对耐药性不同的脓肿分枝杆菌均有杀伤作用,并且杀伤作用和菌株来源没有明显关系。4.单纯ALA和单纯光照对脓肿分枝杆菌浮游菌没有杀伤作用,ALA-PDT对脓肿分枝杆菌浮游菌的杀伤作用呈剂量依赖,随着ALA的浓度及光照强度的升高而升高。5.ALA-PDT对脓肿分枝杆菌生物膜同样具有杀伤作用,杀伤作用呈剂量依赖,并随着ALA浓度的升高而升高。6.从扫描电镜可以看出,ALA-PDT可破坏脓肿分枝杆菌之间的黏附结构,对于脓肿分枝杆菌的细菌结构也产生破坏作用。7.从激光共聚焦可以看出,ALA-PDT可破坏脓肿分枝杆菌的生物膜结构,同时使生物膜内的死菌数量上升。8.亚致死剂量下的ALA-PDT可使脓肿分枝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升高,而单纯的光照和光敏剂对则没有影响。9.在脓肿分枝杆菌与克拉霉素共同孵育一段时间后,脓肿分枝杆菌表现出诱导耐药的耐药基因和外排泵基因的m RNA表达有明显上升。10.ALA-PDT处理后脓肿分枝杆菌耐药基因whi B7,erm(41)以及外排泵基因MAB1409c,MAB3142c的m 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1.ALA-PDT联合抗生素治疗可明显控制临床上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的病情、缩短治疗周期,并减少复发。联合的抗生素可优先使用克拉霉素,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利奈唑胺等较敏感药物。2.ALA-PDT对脓肿分枝杆菌浮游菌和生物膜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并且随着ALA-PDT剂量的升高而增强。3.ALA-PDT处理后,脓肿分枝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增加,其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诱导耐药也受到抑制。4.ALA-PDT影响脓肿分枝杆菌耐药性很可能是通过增加细胞壁通透性并且降低相关耐药基因表达实现的。
其他文献
背景肾病综合征(NS)患者无论最终是否进展成为慢性肾脏病(CKD),其循环脂质和脂蛋白的代谢情况都会发生改变。脂质代谢紊乱可导致动脉内膜脂质浸润,增加动脉粥样硬化(AS)风险,是NS并发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持续未缓解的NS患者心血管风险随时间的推移显著升高。尽管他汀类药物是血脂管理的基石,但对于肾功能未明显下降的NS患者,他汀类药物是否可有效降低心血管风险尚不明确。并且,早期识别和预测NS患者发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自2019年12月下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爆发,这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具有严重传染性而广泛、持久传播,造成全球范围内的疫情大流行。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更为严重者可伴随严重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败血症、脓毒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等,临床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当前针对COVID-1
学位
研究背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以肺血管明显重塑、肺循环负荷进行性升高,导致右心室肥厚和重塑为特征的综合征。其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为: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检测肺动脉平均压力≥25mm Hg。2019年,WHO的报告指出,全球约有1%的人口患有PAH,约有50%的心衰患者受其影响,尽管针对PAH的药物和治疗策略在近年来已经得到
学位
背景及目的: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nterstitial Cystitis/Bladder Pain Syndrome,IC/BPS)是一种病理机制还未完全明确的膀胱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下尿路症状(如尿频、尿急及夜尿增多)和盆腔区域疼痛(如会阴部、耻骨上疼痛)。虽然目前其病理机制仍未完全明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膀胱传入神经敏化参与了IC/BPS的发病机理。膀胱传入神经敏化表现为膀胱传
学位
背景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为代表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影响了超过5亿的人口[1],并消耗了巨量的公共卫生资源,是国内外呼吸病学领域长久以来的研究重点。研究证实哮喘和慢阻肺都可根据患者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区分为不同气道炎症表型。两种疾病的嗜酸粒细胞增多表型患者都展现出了更好的激素治疗反应性、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情况;而中性粒细胞增多表型的哮喘和慢
学位
研究背景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筛查和诊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但HCC起病隐匿,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容易漏诊或误诊。目前常用的早期筛查肝癌的方法仍为血清学标志物辅助检查结合影像学方法,但它们早期诊断的检出率不高对于肝癌的早期治疗价值有限。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早发现”亟待更灵敏特异的肿瘤标志物来及早甄别出早期
学位
背景抑郁症已成为世界性医学难题,任其发展将进一步加剧社会医疗负担,防控抑郁症势在必行。目前确诊抑郁症多依靠临床专业人员,参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和国际精神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这两套标准进行诊断,但
学位
研究背景骨质疏松症是我国中老年群体高发的常见疾病之一。在疾病早期,患者通常没有显著的临床表现,主要体现为低骨量和骨密度。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在正常的骨微环境中,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分别负责骨吸收和骨生成,二者的活动始终处于一种不断更新的相对平衡状态。目前认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与破骨细胞骨吸收增强、成骨细胞骨生成不足导致的骨重塑失衡有关。双特异性磷酸
学位
背景与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重症,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的再灌注干预。从2019年底开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爆发流行并肆虐全球,疫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严重公共卫生威胁,也对ACS急诊救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重庆地区ACS患者新冠疫情期间与历史同期再灌注参数的变化,探讨了新冠疫情对低流行地区的ACS
学位
研究背景胃穿孔是胃壁组织的全层损伤,常由创伤、严重的消化性溃疡、肿瘤进展和内镜手术等原因导致。除非得到及时治疗,否则胃内容物渗漏到腹腔会导致剧烈的疼痛、严重的炎症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的脓毒症。目前胃穿孔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和内窥镜下封堵。然而,手术治疗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创伤,并且长时间的手术会可能导致更多的胃内容物渗漏到腹腔。内镜下的钛夹和封堵器也被广泛用于修复胃穿孔,但无论是超范围夹子(OTSC)还是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