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效益评价及模式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gongju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辽西地区现有水土保持林的大量调查研究,采用了过程分割森林水文生态作用的研究方法,将森林水文作用过程分割为林冠截留、枯落物持水、林地土壤蓄水和抗蚀功能几个大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进行了土壤改良和经济效益的研究。 本文首先对森林的垂直截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地表覆盖度是影响截留量和截留率的重要因素;并对林地的枯落物水文生态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厚度达到2cm以上就可以有效防止径流,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防止溅蚀。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西地区各森林类型的土壤抗蚀性和土壤改良效益进行了分析,把影响土壤抗蚀性的9个指标分为3大类,对不同坡向、坡度、坡位以及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抗蚀性进行了研究;把土壤改良的6个指标分为2大类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森林类型的改土效益。利用Fisher多级判别分析法用地表覆盖度、枯落物厚度、土壤抗蚀性、非毛管孔隙度和坡度5个指标进行生态效益综合评价。 最后通过对辽西地区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土壤改良效益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水土保持林典型造林模式。
其他文献
黄土结皮是黄土高原农耕地上广泛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在坡面降雨侵蚀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黄土高原南部坡耕地为对象,利用土壤学、侵蚀学、农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室内人
本文首先以‘哲引3号杨’(Populus pseudo-simonii×P. nigra ’Zheyin3#’)为母本,‘北京杨’(P.×beijingensis)为父本,在通过杂交获得‘哲引3号杨’ב北京杨’杂种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