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人民银行而言,为了实现通货膨胀稳定和GDP的增长的双重目标,有必要找到一套适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工具规则。我国货币政策中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存在“可控性”问题,那么,以基础货币为政策中介目标是否合适,是否能将其作为政策决策的理论参考?为此,引入麦克勒姆规则相关理论对央行寻找新的“可控性”中间变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参考意义。麦克勒姆规则以稳定名义收入(名义GDP)为目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稳定名义收入、从而稳定产出和通货膨胀的目的。理论上,这种基础货币规则是一种理想的工具规则。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历史研究、图表分析与比较等一系列方法的运用,我们着重从实证的角度回答了“以基础货币为政策中介目标在我国是否合适?”。实证结果表明,基础货币规则并不能模拟我国基础货币供给的实际运行轨迹,因为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具有一定的内生性特征,其中,人民银行“被动式”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是这种内生性引起的政策困境的具体表现。所以,将其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不合适的。但是,通过规则模拟值与实际值的对比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方向特别是基础货币的变动方向起到指示性作用:2000年以前,有提高供给的要求;2000年至2003年底,政策方向指示并不明确;2004年以后,发出了强烈的偏紧指示。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用实证分析法来研究基础货币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适用性,不仅检验了标准的麦克勒姆规则,更为重要的是,推导出了基础货币反应函数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尝试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