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车联网的核心,包括传感和通信单元。传感单元负责感知信息,通信单元负责传输和接收传感信息。随着车联网对WSN的性能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发展具备优异性能的传感器件和通信器件具有重要意义。WSN中复杂的应用场景和有限的安装空间,对传感器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波导传感器结构紧凑且易于集成,并且基于共振效应的波导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车联网的核心,包括传感和通信单元。传感单元负责感知信息,通信单元负责传输和接收传感信息。随着车联网对WSN的性能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发展具备优异性能的传感器件和通信器件具有重要意义。WSN中复杂的应用场景和有限的安装空间,对传感器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波导传感器结构紧凑且易于集成,并且基于共振效应的波导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测量精度。但传统共振机制存在限制传感性能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机制,研究该机制在传感中的应用。另一方面,电磁波以特定的极化形式收发,才能实现电磁信号的高效率传输。采用天线罩(覆层)对电磁信号进行极化转换是解决天线极化形式单一问题的有效方式,另外,实现宽带通信是兼容大量通信设备的必要需求。因此,需要研究具备大工作带宽的高效率极化转换器件。超材料是近年来兴起并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材料,通过合理设计亚波长微结构,可以实现自然材料所不具备的新颖特性,在电磁领域有重要应用。连续域束缚态(Bound State in the Continuum,BIC)机制可以实现强共振响应,且对特定物理量的变化较为敏感,有助于传感性能的提升,本文借助掺杂零折射率(Zero-Index Material,ZIM)超材料在波导系统中构造BIC,并基于该系统研究其敏感特性及多共振特性。超表面(平面超材料)具有厚度薄的特点,而且单一结构可以具有多个共振模式,有利于大工作宽带的实现,本文研究超表面单胞结构的设计方法,并设计相应的宽带极化转换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掺杂零折射率材料波导中的连续域束缚态现象研究。通过在含有ZIM的波导中引入杂质,在波导系统构造BIC。以典型圆形杂质为例,通过考虑杂质的高阶共振模式,建立了掺杂ZIM波导系统的理论模型,利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全波数值仿真软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根据建立的理论模型,计算了波导系统的反射率、本征频率和品质因数随ZIM材料参数变化关系,结果显示,该系统中存在BIC现象;理论模型给出了该系统BIC的判断条件,基于该条件可以判断特定频率下是否存在BIC,利用该条件,对不同系统参数下的BIC进行了详细讨论。(2)基于连续域束缚态的波导系统敏感信息分析及多共振特性研究。理想BIC条件往往不能达到,通常体现为具备高品质因数的准BIC共振。为讨论所研究的波导系统在传感中的潜在应用,首先讨论几种典型形状杂质情况的BIC,将圆形杂质情况波导系统BIC推广至其它形状杂质情况。根据BIC的实现条件,得到了共振频率的敏感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了共振随敏感参数的变化关系,验证了所研究的波导系统具有应用于传感器设计的潜力,且具有较高的传感器品质因数。提出一种在波导系统中实现多个高品质因数共振的有效方式,建立了含多杂质ZIM波导系统的理论模型,详细分析了系统的多共振特性,研究了多杂质情况杂质参数对系统共振的影响规律。(3)基于拓扑和形状优化的超宽带极化转换超表面设计方法。考虑到金属结构的电磁性能一方面与整体结构构型有关,另一方面与结构的局部形状有关,当考虑计算成本时,由于无法无限制的对离散网格进行加密,单纯进行拓扑优化设计的结构往往难以达到最优性能,针对此问题,提出拓扑与形状优化相结合的金属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拓扑优化方法获得概念构型,进一步通过提取边界、设置控制点、拟合边界等手段,重新建立拓扑构型的近似模型,最后通过对控制点位置坐标的调整,实现形状优化。以蝶形天线为设计算例,设计结果表明,相比只进行拓扑优化,所提出的设计方法设计结果在目标工作频率具有更低的反射系数,验证了所提出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一步,结合极化转换超表面结构的特点,将拓扑结合形状优化的设计方法应用于超宽带极化转换超表面设计,与单纯拓扑优化结果相比,设计的极化转换超表面具有更大的极化转换工作带宽,显示出所提出设计方法的优异性。(4)基于典型各向异性结构的宽带极化转换超表面设计。为实现超宽带极化转换,首先数值讨论了典型亚波长各向异性结构的极化转换性能,分析了结构尺寸,基底厚度,材料参数等对极化转换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典型各向异性结构的分析结果,针对极化转换器件的低剖面需求,通过典型各向异性结构的合理组合,设计了高效超薄超宽带极化转换超表面,分析了所设计超表面宽带极化转换原理,揭示了几何参数对极化转换性能的影响规律,阐明了宽带极化转换的物理机制,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新设计具备高效超宽带极化转换性能;针对单层设计难以实现超宽带极化转换的问题,通过对典型各向异性结构的变形,提出基于弯折线的超宽带极化转换超表面设计,揭示了弯折线参数对极化转换性能的影响规律,阐明了宽带极化转换的物理机制,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弯折线的设计具备超宽带极化转换性能。
其他文献
近几十年来,高超声速飞行器已经成为各个经济政治大国的军事研究热点。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各种技术当中,热防护技术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由于飞行器的速度达到了5马赫数以上,飞行器外表面会受到极为严重的气动加热,需要更加耐热且坚实可靠的外层热防护系统;另一方面,飞行器要达到如此高的速度,需要有足够大推力的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其提供动力,这类发动机内部燃料燃烧时也会产生极高的温度,同样需要一套热防护系统和
参数化在计算几何、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Computer Aided Geometric Design,简称CAGD)、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简称CG)、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简称FEA)和等几何分析(Isogeometric Analysis,简称IGA)等领域中应用广泛.实际上,曲线/曲面/体的参数化就是将参数域映射为曲线/曲面/
实际工程中存在着各种难以避免的不确定性,对不确定性问题量化分析的实际需求,使得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新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也使“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在数值建模技术领域中获得契机”。本文以粘弹性、瞬态非线性热传导和拉压不同模量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模糊不确定性正/反问题的数值建模与求解方法研究。这三个问题的共同特点是确定性问题的求解过程复杂、计算量大、影响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因素多。由于不确定分析过程中一般
近些年来,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许多成像设备已经普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并沿伸出丰富的实际应用。受图像捕获过程中的复杂成像环境、图像存储与显示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获得的图像信息会退化。例如,有雾的图像,有雨的图像,低分辨率的图像或者破损的图像等等。图像复原的主要目标通过合适的算法,从退化图像复原相应的高质量图像。图像复原涵盖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中许多经典问题,这些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引起了很多研究与关注。
在诸多高新技术领域对于超轻质、多功能等先进结构需求的强劲推动下,结构拓扑优化近年来发展迅猛。经典的拓扑优化方法以有限元模型的密度(像素)为设计变量(密度取0或1分别表示孔洞或材料),因此拓扑优化的数学本质是大规模非线性0-1离散整数规划。为了回避组合复杂性、维度爆炸等困难,传统的方法是将0或1的离散变量松弛为0到1的连续变量,允许中间密度(灰度)单元。中间密度(灰度)单元尽管可以使用材料插值格式进
颗粒材料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环境、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通常是由随机分布的离散固体颗粒和间隙流体构成的,具有高度非均质性、非线性和多场耦合性等特征,其水力-力学(Hydro-mechanical)行为非常复杂。含液颗粒材料基于离散固体颗粒和间隙流体构成的介观模型(Mesoscopic model)的水力-力学行为研究,对探索其宏观行为的介观机理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
声黑洞(Acoustic Black Hole,ABH)结构是指一种厚度尺寸按特定幂指数规律变化的结构,具有将振动能量“聚焦”于结构内某一局部区域的特性。这一特性与传统结构振动抑制方法相结合后,具有在特定区域附加少量质量达到有效结构减振的潜力,因而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理论上,ABH结构实现理想聚焦效果的前提是结构在振动波传播方向上的特征尺寸要显著大于波长。由于实际工程结构尺寸有限,ABH结构应用于
传统的机器调度问题通常只考虑优化机器加工阶段,但是现实生产中工件的完成需要同时考虑加工与运输两个环节。因此,协调高效处理两个环节,对企业节约成本,提高能效,增加利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考虑运输时间的四种重要机器调度模型,包括平行机与单目的地模型,单机与双目的地模型,运输机在流水机器中间运输模型,以及单机与单目的地模型。针对前三种模型,已知是NP-难问题,设计了相关的近似算法,并且改进了
地震灾害对建筑结构有巨大的破坏性,特别是在近海地带,那里地形复杂、又往往处在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而监测到的地震动记录又受到监测区域地形的局限,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海底复杂场地对地震动传播地干扰作用。随着人类的脚步逐渐走向海洋,海洋资源开发战略地逐步推进,跨海大桥、海洋平台、海底管道等结构也越来越普遍,忽略海底复杂场地对地震动传播的影响将使海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影响海洋结构的安全
随着信息一体化步伐愈来愈快,信息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安全隐患,例如信息泄露等。学者们对数字图像等数字化信息的保护进行了深入探索,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然而,密钥空间较小,加密和解密过程与明文信息不敏感,以及对于常见攻击鲁棒性较弱等问题,在一些图像加密算法中屡见不鲜。设计更安全有效的图像加密算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得益于混沌系统诸多与密码学密切相关的特点,例如伪随机性、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