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子凝胶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l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2类超分子凝胶的制备、凝胶结构的表征以及凝胶的形成过程和机理,并研究了以壳聚糖水凝胶为基质合成纳米复合凝胶的光催化性能。论文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2个部分:1)首先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含双烷基链的D-谷氨酸类脂衍生物,进而研究了这些衍生物在常见有机溶剂中的成胶性能,并对其凝胶性质、微观形貌与凝胶机理展开了初步研究,总结了分子结构与凝胶形成之间的影响规律。通过研究谷氨酸衍生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成胶能力可以发现,谷氨酸衍生物碳链间的范德华力是凝胶形成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结果表明不同链长的D-谷氨酸类脂衍生物在各溶剂中形成的超分子凝胶都是由一维纳米纤维结构缠绕形成。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在超分子凝胶结构中,Boc基团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并且长烷基链之间存在疏水相互作用。而将Boc基团水解去掉之后,发现水解后的谷氨酸衍生物在有机溶剂中成胶能力显著降低,只在DMSO中形成由均一的纳米线组成的超分子凝胶,这进一步证实了氢键在凝胶形成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2)论文第二部分通过一步制备法成功合成了壳聚糖(CS)-银纳米颗粒复合水凝胶,并在加热的条件下,通过壳聚糖本身就能把加入到水凝胶中的银离子还原成银纳米颗粒。制备的复合水凝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衍射、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和X衍射光电子能谱等手段进行表征,表征结果均证明合成复合水凝胶的过程中生成了银纳米颗粒。同时还发现银纳米颗粒主要是依附壳聚糖纤维而形成,颗粒尺寸大小为:6 nm~15 n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水凝胶中同时存在银盐和银纳米颗粒。而且制备的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有较好的光催化机能,并且由于壳聚糖物产丰富且无毒性,使复合材料在废水处理领域中有十分可观的潜在应用。另外,还初步研究了将氧化石墨烯掺杂进壳聚糖结构中,并制成富含银纳米颗粒的GO-AgNPs/CS复合水凝胶。研究表明,复合凝胶结构表面均一光滑,仅存在部分褶皱,说明引入的氧化石墨烯能与壳聚糖相互作用形成复合凝胶。并且氧化石墨烯通过物理交联的作用与壳聚糖复合形成凝胶,由于GO的二维结构使制备的材料对有机染料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其他文献
量子色动力学(QCD)作为描述强相互作用的理论,在重味物理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底夸克偶素物理是粒子物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产生和衰变过程与微扰QCD和非微扰QCD动力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地发展,信息化社会已经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导向.高校中财务管理的建设是高校中必不可少的要投入的建设,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对高校的发展起着
自上世纪70年代尤金?法码提出有效市场理论后,便兴起了交易策略研究的浪潮,尤其是对基于均值回复资产的交易,包括单一资产的交易和配对交易。在一个完善的市场中要使资产定价
第一部分 全反式维甲酸联用氟脲脱氧核苷治疗肝癌的体外实验 目的:比较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氟脲嘧啶脱氧核苷(FudR)单独作用或联合作用肝癌细胞的效应,为临床治疗肝癌的
本文在量子场论中基于准势途径的相对论夸克模型中研究了重夸克偶素的性质。目前,由于作为强相互作用基本理论的量子色动力学(QCD)在低能区(大距离)的非微扰效应,各种QCD激发的
《2018年腾讯第二季度及中期业绩财务报告》中的经营数据显示,QQ月活跃账户数为8.03亿,比去年同期下降5.5%;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10.58亿,比去年同期增长9.9%。在整体网络大环境及网民数量变化不大的情形下,QQ用户数量的下降和微信用户的迅猛增长反映出QQ用户的不持续使用行为以及用户转移到微信的现实状况。本文以社交媒体用户从使用QQ软件转移到使用微信软件为研究线索,基
两宋320年间,湖北地区的气象灾害爆发相当频繁,其中共有111次水灾、110次旱灾、19次其他气象灾害以及49次衍生灾害,共计289次。从时间分布看:在王朝方面,湖北在孝宗朝27年间发生的气象灾害次数最多,共60次,光宗朝的灾害频率最高,年均3.2次;从十年分布特征来看,在1160-1209年的连续50年中,湖北共发生了 109次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占比高达37.7%,是宋代湖北灾害爆发的高峰期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血中CEA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大肠癌患者肿瘤切除前后外周血及引流静脉血中的CEAmRNA。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CEA的水
集安市蜜源植物资源地理学研究表明,全市有野生蜜源植物和栽培种类共有48个科、219种。其中:乔木植物有13个科、53种;灌木植物有13个科、40种;藤本植物有3个科、5种;草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