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长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据国家工商总局提供的数据,十年间,以家族企业为主体的私营企业增长了33倍多,年均增长28.87%,总数达到300.55万家;注册资本由681亿元增加到35,305亿元,增长了52倍,年均增长48.41%;从业人员由372万人增加到4299万人,增长了近12倍,年均增长27.72%;创产值由422亿元增加到20,083亿元,增长了48倍,年均增长47.15%。家族企业具有很强的凝聚力、管理成本较低、市场反应迅速、灵活的经营管理模式等优势,这是我国家族企业能够取得长足进步的重要原因。尽管如此,家族企业仍有一定的弊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特别是对员工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很多优秀的员工离职,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家族企业的稳步、快速、可持续发展。只有从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激励理论与家族企业的有关理论,针对家族企业人力资源激励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才能够吸引、留住优秀员工,提高员工工作热情与积极性,真正提高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目前,我国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激励管理存在的问题,既有激励手段单一,重视物质激励而忽视精神激励,激励方式主观随意性、家族成员缺乏约束、绩效考评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必须强化现有激励手段外,更重要的是必须构建科学、系统、有效的激励机制,即通过对各种激励措施的融合,完善和优化适合家族企业需要的激励管理体系。完善和优化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在遵循全方位和系统性原则、人本原则、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原则、区别对待、适度、及时激励的原则的前提下,结合我国家族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代际传承激励机制、退出激励机制、绩效考评激励机制、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授权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激励机制方面着手,解决我国家族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