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阐释学是一门就材料与文本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阐释的过程离不开文本,译者的参与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文本合理的理解与再创作。很多学者比如施莱尔马赫、狄尔泰、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以及乔治·斯坦纳对翻译领域的研究投入了很多,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斯坦纳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翻译过程的四步骤,即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每一步都由译者完成,因此,这也是很多学者把这一理论与译者主体性结合起来的原因。译者在翻译工作的起始阶段会根据自己的喜好、翻译策略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文本,同时也要考虑最终的目标文本所面对的读者,相信原文本“言之有物”。然后译者会在翻译过程中根据客观语言存在的差异适当地缩小两种语言之间的隔阂,这不是两者间的冲突,而是慢慢地接近。译者在调和了一些避免不了的差异之后,会依据个人理解以及翻译策略来安排文本,使其尽可能地接近目标语的习惯,迎合目标语读者的心理。最后一步需要的是译者对原文本的补偿。斯坦纳认为翻译运作使原文失去了应有的平衡,必须采取补偿技巧来取得两个文本之间的平衡。《红高粱》是莫言最负盛名的小说之一,是八十年代中国文坛的最具代表性的之一。该小说生动展现了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富有浓厚的民间色彩。莫言在《红高粱》中充分展示了自己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风格,并添加了具有夸张效果的主观感受和构造独特的感官世界,体现了其创作的“寻根”以及“先锋”特色。对于译者来说,这恰恰是最需要展现的一部分,能否通过目标语再现原文风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本翻译是否合理贴切。就一位成绩卓越的翻译家来讲,葛浩文的实践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逐步走出国门,为外界所了解,他被誉为中国首席且唯一的“接生婆”。莫言的作品大部分由葛浩文翻译,之后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红高粱》就是他无数优秀作品中的一部。本论文将以《红高粱》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斯坦纳的翻译运作理论,应用文本分析方法以及描述法,分别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篇章层面对文本进行分析。经文本分析之后,葛浩文在翻译《红高粱》的时候,充分发挥了其自身了解汉语、熟知中国历史文化背景、分析未来阅读市场以及英语语言应用的能力等优势,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本论文得出结论,葛浩文选择文本的时候会考虑该文本的文化背景以及可能存在的阅读市场,由于葛浩文在语言应用方面的才能,可以更好地用语言来解释文本。同时他还在翻译之前已经取得原文作者的信赖。其次,由于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葛浩文在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篇章层面进行了调整,争取合理再现文本信息内容,以便传达原文的“传奇”色彩。有时候目标语缺乏原语言的表现模式,译者不得不做出调整,但是这并不阻碍基本信息的传达。最终葛浩文为寻求达到平衡所做的能动性补偿,使译本合理地贴近原文,实现解释文本的目的。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必须基于文本,发挥语言应用策略,合理理解并解释文化层面以及意识规范层面的涵义,必要时做出适当的调整,逐步实现文学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更为广泛的接受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