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龄儿童生长发育的膳食因素分析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einzi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儿童时期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与营养状况的好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儿童时期营养不良会使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儿童营养不良不但影响体格发育,同时也影响儿童的脑发育和智力发育。因此,为促进儿童更好发育,确保儿童更加健康的成长,研究儿童时期膳食因素与其生长发育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了解唐山市儿童学龄期营养水平体格发育状况及营养水平,并分析影响其生长发育的膳食因素,为学龄儿童合理营养,健康发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唐山市路南和路北区分别选取2所小学1~6年级的全体学生共2115名作为调查对象,经家长知情同意,进行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和骨密度测定,经核实调查问卷合格者作为研究对象,共2046人。基本情况调查:包括一般情况和骨发育相关因素调查和膳食行为调查。膳食调查:包括5天询问称重膳食调查、食物摄取频率调查。体格检查: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并计算评价体格发育状况的Rohrer指数。骨密度测定:使用CM-100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测定研究对象右足跟骨的骨密度(Speed of Sound,SOS)值,均在室温为18℃~20℃,研究对象处于安静状态下测定。采用SPSS软件13.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描述学龄儿童性别和年龄分布;统计描述学龄儿童身高和体重情况;统计描述学龄儿童Rohrer指数和超声波骨密度SOS值分布情况;统计描述学龄儿童各类食物和营养素的摄入情况以及膳食行为;单因素分析学龄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的膳食因素及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其他因素;多因素分析影响学龄儿童生长发育的膳食因素。结果1学龄儿童年龄、性别、生长发育情况本次研究学龄儿童2046人,年龄在6~13岁,男女生分别占52.7%和47.3%;学龄儿童的身高、体重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12~13岁组的增值最大;不同性别的各年龄段的身高、体重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利用Rohrer指数评价学龄期儿童体格发育状况,体格发育中等的儿童占57.4%,偏瘦的占18.9%,偏胖的占23.7%。2学龄儿童骨密度SOS值分析学龄儿童SOS均值为1530.2±21.0(m/s),男、女生的SOS值无差异;6岁儿童的SOS值最高,6岁到9岁阶段,随年龄增长SOS值降低,9岁降至小学阶段最低点,10岁到13岁儿童SOS值略有回升,均P<0.05。不同性别间的超声波骨密度SOS值无统计学差异,学龄儿童超声波骨密度SOS值呈正态分布,超声波骨密度SOS值在1500~1560m/s所占比例最高,为19.9%~37.6%;1480~1500m/s和1560~1610m/s所占比例较低,为2.3%~8.4%。3学龄儿童各类食物构成及摄入情况膳食构成情况:谷类占20.9%,水果类占20.5%,蔬菜类占20.8%,蛋类占2.2%,鱼虾类占2.1%,畜禽肉类占7.4%,大豆及坚果占2.8%,奶类及制品占10.4%,零食占13.1%。学龄儿童的谷类、畜禽肉类、水果的摄入量均高于膳食宝塔建议摄入量;水产品、奶及制品均低于膳食宝塔建议摄入量,6岁儿童的蛋类摄入量未达到膳食宝塔建议摄入量,蔬菜类除了10岁、11岁男生外均未达到膳食宝塔建议摄入量,大豆类及坚果则为8岁、9岁男生的摄入量未达到膳食宝塔建议摄入量。4学龄儿童能量及各类营养素摄入情况学龄儿童膳食能量构成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提供热比例的均值分别为13.5%、34.2%和52.3%。各年龄段儿童每日蛋白质、膳食纤维、总胆固醇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73.1g、11.3g和54.3g。不同性别的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13岁儿童的蛋白质摄入量高于其他年龄段,各年龄段间的膳食纤维及总胆固醇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蛋白质的平均每日摄入量只有7~岁、8~岁和9~岁组未达到推荐摄入量;膳食纤维和胆固醇的各年龄组的平均每日摄入量均符合建议摄入量。维生素的平均每日摄入量为:维生素A 496.7μgRE,维生素E 19.4mg,维生素B1 0.9mg,维生素B2 1.1mg,维生素C 90.1mg,维生素PP 15.7mgNE。各年龄段间的各类维生素的摄入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维生素A和维生素B1存在不同程度的摄入不足,其余各营养素的每日摄入量均达到推荐摄入量或适宜摄入量。矿物质元素的平均每日摄入量为:钙421.5mg,磷965mg,钾1723mg,钠1984.3mg,镁362.3mg,铁20.2mg,锌10.1mg,硒55.6mg,铜2.5mg。不同性别的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段分析,11~13岁儿童的钙、磷的摄入量高于其他年龄段,10~13岁儿童的钠的摄入量高于其他年龄段,各年龄段间的钾、镁、铁、锌、硒和铜的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钙和锌的平均每日摄入量均未达到适宜摄入量和推荐摄入量,其余各矿物质元素的均达到推荐摄入量或适宜摄入量。5学龄儿童学龄期膳食行为本次调查的学龄儿童各种膳食行为百分比为:有挑食偏食习惯的占35.6%,吃早餐的占97.2%,按时就餐的占96.0%,有加餐的占24.2%,经常喝咖啡的占20.0%,常喝碳酸饮料的占23.2%,服用保健品的占12.8%,食物种类10种以下的占90.6%,10~15种的占4.3%,15种以上的占5.1%,三餐主要由父母安排,其次是老人,再次是食堂。各年龄段的膳食行为情况百分比做方差分析,有挑食偏食习惯8~岁和11~岁的百分比高于其他年龄段;有经常喝咖啡习惯的6~岁和12~13岁的百分比高于其他年龄段;有经常喝碳酸饮料习惯的6~岁和12~13岁的百分比高于其他年龄段;其他膳食行为情况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单因素分析学龄儿童学龄期膳食因素与生长发育的关系儿童学龄期膳食因素与Rohrer指数分布的关系:学龄儿童学龄期膳食行为因素中,挑食偏食、按时就餐的与不挑食偏食、不按时就餐的Rohrer指数分布存在差异;儿童学龄期面食、肉类、蛋类、奶类与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磷、钠、锌、硒的摄入量与小学生Rohrer指数分布呈正相关(P<0.05)。儿童学龄期膳食因素与SOS值的关系:学龄儿童于学龄期膳食行为因素中,不挑食偏食、不经常饮用碳酸饮料的儿童SOS值高于挑食偏食、经常饮用碳酸饮料的儿童;儿童学龄期米面食、蛋类、水产品、奶类与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叶菜类、脂肪、钙、磷、锌、硒的摄入量与小学生超声波骨密度SOS值呈正相关(P<0.05)。7多因素分析影响学龄儿童各项生长发育指标的膳食因素经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比较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发现,对学龄儿童Rohrer指数分布有影响的膳食因素有:蛋白质摄入量(0.332)、奶及制品摄入量(0.245)、面食摄入量(0.039)、挑食偏食习惯(0.031);对学龄儿童SOS值有影响的膳食因素有:经常喝碳酸饮料(-0.246)、豆制品摄入量(0.099)、奶及制品摄入量(0.039)、磷摄入量(-0.015)、钙摄入量(0.014)、面食摄入量(0.009)、叶菜摄入量(0.002)。8有影响的食物和营养素不同摄入水平对生长发育作用的比较学龄儿童面食、奶及制品摄入水平高于300g/d时,蛋白质摄入水平高于150%RNI时,过度消瘦、消瘦和中等所占的比例降低,肥胖和过度肥胖所占的比例升高。当面食摄入水平低于200g/d时,SOS值低于正常值;当摄入水平高于200g/d时,SOS值达到正常值。当豆制品摄入水平低于25g/d或高于100g/d时,SOS值低于正常值;当摄入水平≥25g/d且<50g/d时,SOS值达到正常值,当摄入水平在≥50g/d且<100g/d时,SOS值高于正常值。当奶及制品摄入水平低于200g/d时,SOS值低于正常值;当奶及制品摄入水平高于200g/d时,SOS值达到正常值。当叶菜类摄入水平低于50g/d或高于125g/d时,SOS值低于正常值;当摄入水平≥75g/d且<125g/d时,SOS值达到正常值;当叶菜类摄入水平≥50g/d且<75g/d时,SOS值高于正常值。当钙摄入水平低于50%RNI时,SOS值低于正常值;当钙摄入水平≥50%RNI且<150%RNI时,SOS值达到正常值;当摄入水平≥150%RNI时,SOS值高于正常值。当磷摄入水平低于50%RNI或高于150%RNI时,SOS值低于正常值;当摄入水平≥50%RNI且<150%RNI时,SOS值达到正常值。结论1利用Rohrer指数评价学龄期儿童体格发育状况,体格发育中等的儿童占57.4%,偏瘦的占18.9%,偏胖的占23.7%;学龄儿童SOS值在6岁到9岁阶段,随年龄增长而降低,9岁降至小学阶段最低点,10岁到13岁值略有回升。2学龄儿童的蔬菜类、大豆类及坚果、水产品、奶及制品、蛋类存在不同程度的摄入不足,谷类、畜禽肉类、水果的摄入量均达到膳食宝塔建议摄入量;学龄儿童的维生素A、维生素B1、钙、锌存在不同程度的摄入不足,其余营养素摄入量均达到推荐摄入量或适宜摄入量。3影响学龄儿童Rohrer指数的膳食因素有:挑食偏食习惯、面食摄入量、奶及制品摄入量、蛋白质摄入量。学龄儿童面食、奶及制品摄入水平高于300g/d时,蛋白质摄入水平高于150%RNI时,过度消瘦、消瘦所占的比例降低,肥胖和过度肥胖所占的比例升高。4影响学龄儿童SOS值的膳食因素有:经常喝碳酸饮料、奶及制品摄入量、面食摄入量、豆制品摄入量、叶菜类摄入量、钙摄入量、磷摄入量。学龄儿童每天面食摄入量达到200g、豆制品摄入量在25~50g、奶及制品摄入量达到200g、叶菜类摄入量50~75g,以及营养素钙摄入量达到50%RNI、磷摄入量50%~150%RNI时,其SOS值能达到正常水平;如果豆制品摄入量能达到50~100g/d、叶类蔬菜摄入量能达到75~125g/d、钙摄入量达到150%~200%RNI时,SOS值能达到更高水平。
其他文献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是一大类与人类和动物密切接触的外来化合物,进入机体后能模拟或抑制激素功能,干扰体内正常内分泌物质的合成、释放、转运、代谢和结合等过程,从而破
我国现行水事纠纷解决机制存在跨行政区水事纠纷解决方式规定不协调、同行政区水事纠纷解决方式混乱、行政处理水污染损害赔偿纠纷作用弱化、法律概念含混不清等诸多缺陷。为
河南省济源市克井镇北煤矿区,经过20多年的开采,地质环境破坏严重,造成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有采空塌陷、地裂缝等。随着煤矿采空区地质环境条件的不断恶化,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日益
结合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的实际情况,笔者分析当前高校校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校报的网络属性;丰富校报的版面,降低行政色彩;完善高校校报的运作机制、打造精品栏目和加
纤维阵列的具有独特的光、电、磁等性能,而影响其性能的因素有成分、形状尺寸参数等。本文介绍了当前制备纤维阵列的主要方法和其成果,以及铁纤维阵列在吸波材料领域的研究进
运用感知价值-行为意愿逻辑和有序回归分析模型,以湖北省部分县市390份农户问卷为样本,对农民参与农地整理项目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对参与农地
主要介绍了绿色工厂创建的主要依据和绿色工厂评价的指标构成,并重点阐述了建筑陶瓷企业在创建绿色工厂的工作重点及相关要求,为建筑陶瓷企业绿色工厂的创建工作提供借鉴。
本文根据我国能源现状和造纸企业节能的要求,结合所在造纸公司的实际情况,依据能源管理的目的,以纸机烘干部为载体,探讨了造纸企业能源管理中的热力效率等技术问题。作者在依
[目的]调查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患病后不同阶段的生活质量,分析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中文版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12)、医学应对问卷(MCMQ)、
英语表示颜色的词极为丰富。颜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深深地打上了社会文化的烙印,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文章将论述英语常用颜色词的象征意义;颜色词在语言科学中已经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