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形觉剥夺性弱视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的变化,以及与最佳矫正视力、眼轴长度的相关性,探讨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形觉剥夺性弱视眼的脉络膜变化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9年3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先天性白内障,并行白内障手术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下列标准筛选出患者40例(58眼)作为观察组,筛选标准:(1)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8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2)排除可察觉的眼部病变,如: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视网膜及脉络膜病变、先天性小眼球等;(3)无眼外伤及早产史等。其中男22例,女18例,单眼22例,双眼18例,年龄3~18岁,平均(5.7±1.2)岁,按年龄分为三个年龄段:3~=6岁15例(20眼)、7~=10岁12例(19眼)、11~=18岁13例(19眼)。另选取同年龄段正常儿童40例(58眼)作为对照组,按同样方式分为三个年龄段。随访时间6个月~24个月,平均(13.1±5.3)月。(一)统计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剥夺性弱视情况。(二)统计观察组患者的晶状体混浊类型、眼球震颤、斜视的情况。(三)分析观察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情况:记录观察组40例(58眼)患者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最佳矫正视力、眼轴长度。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1)3个年龄段患者术前、术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正常儿童的差异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个年龄段患者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的差异用配对资料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个年龄段单眼发病患者和双眼发病患者术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用两独立本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分析观察组患者眼轴长度情况:(1)3个年龄段患者术后眼轴长度与正常儿童的差异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个年龄段单眼发病患者和双眼发病患者术后眼轴长度的差异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五)分析观察组术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眼轴长度的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r<0为负线性相关,r>0为正线性相关,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50例先天性白内障患者中,术后存在剥夺性弱视的患者共40例,占先天性白内障患者人数的80%。(二)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剥夺性弱视的58眼中:绕核性白内障所占比例最大,占总观察组眼数的39.7%,其次是全白内障占31.0%,极性白内障占17.2%。合并两种以上类型占15.5%,伴发眼球震颤或斜视的占32.8%。(三)观察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情况:(1)3~=6岁患儿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302.40±91.06)μm、(304.30±85.09)μm,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0岁患儿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416.79±61.37)μm、(420.00±58.26)μm,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18岁患儿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339.21±65.35)μm、(341.58±15.00)μm,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3)观察组中单眼发病患儿与双眼发病患儿术后末次随访时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观察组眼轴长度情况:(1)三个年龄段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眼轴长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中单眼发病患儿与双眼发病患儿术后末次随访时眼轴长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五)三个年龄段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转化为5分记录法分别为(4.37±0.29)、(4.55±0.21)、(4.26±0.23),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呈正相关(r=0.704、0.665、0.658,P<0.05);术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628、-0.531、-0.626,P<0.05)。结论: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形觉剥夺性弱视眼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比同龄正常儿童增厚,其脉络膜结构发生变化,与最佳矫正视力及眼轴长度存在相关性,为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形觉剥夺性弱视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