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调个体与他人共同行动的能力对我们个人和任务的成功至关重要,成功的人际互动需要在特定背景下双方对相关信息的共同理解。而日常生活中与他人互动常常会受到情绪、人际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往研究已经发现不同类型的人际情境对联合行动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然而关于个体内外相互依赖与否是不是影响联合任务表征的决定因素在前人表述中暂未形成统一的结论,在人际情境对被试共同表征的影响机制研究上尚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联合任务中常用的任务范式——联合Simon任务来探究自我他人整合能力,通过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考察不同人际情境对联合任务表征的影响机制。研究共包含2个实验,通过任务绩效奖励来操纵被试处于不同的人际情境,以考察其对联合任务表征的影响。实验1将任务情境设置为两两互不依赖的独立情境,考察独立情境对联合Simon效应行为表现的影响、脑区激活情况和脑间同步性,行为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一致与不一致试次之间的差异;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将人际情境变为两两互相依赖的合作或竞争,采用2(一致性:一致、不一致)×2(人际情境:合作、竞争)的混合设计,以考察这两种情境对联合任务表征影响的行为机制、脑区激活差异和脑间同步性,并与实验1的数据进行联合分析。两个实验中的近红外成像数据采用2(反应性:go、no-go)X2(空间一致性:一致、不一致)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每个通道进行分析。实验1的结果发现,在不涉及人际协调的独立情境下出现了显著的联合Simon效应,与nogo试次相比,在go试次上左侧额下回(IFG)激活更强。实验2的结果发现在合作与竞争两种情境下均出现了显著的联合Simon效应,然而竞争情境下的联合Simon效应显著小于合作情境下的;当轮到被试反应时,合作条件下涉及左侧IFG、左侧后颞上沟(pSTS)、右侧感觉运动皮层(SC)和双侧顶下小叶(IPL)的激活,而竞争组只激活了左侧IPL,并且竞争情境下IPL出现了对不一致试次更强的激活;合作条件下的go试次时,相比刺激出现在被试相反侧,当刺激出现在被试一侧时双侧IPL有更强的激活,表明IPL作为注意控制和认知控制的脑区在执行自动化动作时发挥了作用。联合分析的结果也发现,尽管三个情境下都出现了显著的联合Simon效应,但竞争情境下的联合Simon效应相比合作组和独立组均显著降低,而合作组与独立组相比没有显著增加的联合Simon效应。当轮到被试自己反应时在左侧pSTS、左侧IFG、双侧SC和双侧IPL上均有更强的激活;在右侧SC和右侧IPL两个区域上不一致试次的激活强度显著高于一致试次,说明右侧SC和IPL可能参与到反应冲突中;在左侧pSTS区域,竞争组和独立组出现了更大的注意资源的消耗;在竞争条件下,不一致试次时,左侧IPL上go试次的激活强度大于nogo试次,表明竞争情境下被试投入了更多的注意资源用于不一致试次,进一步证明左侧IPL在解决冲突问题中的作用。脑间相关性的分析结果显示,在左侧后颞上沟区域,竞争组和独立组均出现了显著的脑间相关,合作条件下,仅在右侧后颞上沟被试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竞争条件下,双侧后颞上沟、左侧顶下小叶和左侧额下回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由于竞争情境下需要更多的心理资源用于区分自我和他人的行为,因而出现了更多脑区的脑间同步性。这些结果说明在独立情境中,与他人共同完成联合任务时会自动化地激活自我-他人的整合,共享任务表征可以在不需要人际协调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在合作与竞争情境下,自我-他人整合能力也会实现,但是竞争情境会削弱这种表征,而合作情境有增强共同表征能力的趋势。与他人共同执行联合任务时,当被试在对自己任务反应时,合作情境下被试需要对任务更多的投入,竞争情境下需要更多的心理资源用于区分自我和他人的行为。由于共同关注和意图理解的任务需求,右侧pSTS可能普遍参与到合作和竞争中;而在竞争环境中,由于心理资源的附加要求,左侧IPL可能对竞争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