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串联栓塞剂-二氧化碳-乙醇的物理特性及兔肾动脉实验性栓塞的初步观察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x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乙醇是介入放射学领域里应用广泛的血管腔内栓塞剂,但因其在X线透视下无法示踪,在临床操作中常需要与对比剂混合,此举却导致乙醇浓度的降低,增加了栓塞效果的不确定性。二氧化碳作为气体阴性对比剂不与乙醇发生反应。本课题组利用两种物质的特性,开创性地将二氧化碳和乙醇间隔预充在PE导管内,试验以二氧化碳作为乙醇的示踪剂的可能性。第一部分气-液串联栓塞剂——二氧化碳-乙醇的物理特性观察实验目的为了解气-液串联栓塞剂的物理性状以及X线下的成像性(即可视性),本课题组对气-液串联栓塞剂——二氧化碳-乙醇预充PE管进行大体观察,并运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在体外状态下对其分别进行摄影、透视、减影采集等X线成像检测方法;同时观察和记录气-液串联栓塞剂在特定时间内的外观变化,为进一步开展动物实验做初步评估。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10根预充了二氧化碳-乙醇气-液串联栓塞剂的聚乙烯(PE)透明管,长度均为100cm,气液间隔长度在1cm以内,其内间隔预充75%乙醇溶液和二氧化碳。二、运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分别对10根PE管进行体外数字化X线摄影、透视和减影采集。透视和减影采集分别在PE管静止和运动状态下进行,采用手动牵拉和管内推注溶液两种方式模拟对比剂运动过程,并叠加仿真人体模型模拟在人体厚度下重复上述X线成像过程,观察气-液串联栓塞剂在不同成像方式及不同状态下的显影效果。三、在预充气-液串联栓塞剂的PE管到达实验室满1周和2周时对其进行数字化X线摄影,并利用PACS系统内置直线测量工具对其中9根PE管内气柱、液柱长度进行测量,并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在2个时间点各管气、液柱单位长度及总长度的规律及变化。结果一、10根预充气-液串联栓塞剂的PE管管身透明,管内间隔填充肉眼可分辨的气体柱及液体柱,每个填充单位长度约1cm以内。实验管出厂时摄影记录,管内气、液柱单位长度相对均匀,经航空运输后,肉眼观察PE管内气、液柱单位长度发生了间隔不均匀的变化。二、数字化X线摄影能够明确地显示PE管中气柱和液柱的排列,管内密度较高的为液体成分(75%乙醇溶液),密度较低的为气体成分(二氧化碳)。适当降低管电压获得的影像,能更好地显示PE管及其气、液填充物。叠加腹部仿真体模进行摄影,不同组织密度对PE管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遮挡效果。三、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模拟介入操作,透视下无论PE管处于静止或运动状态,以及无论摄影时是否加入仿真体模,均不能清楚分辨PE管中内容物;采用连续曝光采集方式获得的减影图像,模拟导管前进的过程能够分辨管内容物的气-液成分及运动情况,加入体模后,管内容物气-液成分分辨欠清晰。四、PE管中气-液态变化观察结果:(一)9根PE管分别在到达实验室满1周时及满2周时进行各管之间气柱及液柱单位长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9根PE管每根管分别在到达实验室满1周时及到达实验室满2周时各管内的气柱单位长度与液柱单位长度比较,其中4根管在2个时间点,以及1根管在第2个时间点气柱单位长度与液柱单位长度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反应液柱单位长度大于气柱单位长度,其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9根PE管在到达实验室满1周时与到达实验室满2周时气柱/液柱单位长度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9根PE管分别在到达实验室满1周时及满2周时进行管内气柱及液柱总长度比较,2个时间点的统计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管内的液柱总长度大于管内的气柱总长度;(五)9根PE管在到达实验室满1周时与到达实验室满2周时管内气柱及液柱总长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气-液串联栓塞剂——二氧化碳-乙醇的X线成像特点如下:1.数字化X线摄影可显示PE管内气柱-液柱间隔的影像,适当降低管电压摄影条件可获得质量较好的图像;2.DSA透视下分辨效果不理想,推测为两种物质对X线衰减的差异小,以目前的预充设计,二氧化碳无法为乙醇提供透视下示踪。二、以PE管预充的二氧化碳和乙醇,经过运输和在实验室常温存放,气体和液体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混合,少量二氧化碳丢失;装置的密封性需进一步提高。第二部分气-液串联栓塞剂动物实验实验目的采用不同配方的气-液串联栓塞剂对实验兔进行肾动脉栓塞实验,观察气-液串联栓塞剂在活体介入手术过程中的可示踪性与可操作性,并通过病理学观察了解栓塞效果。材料与方法一、2只雄性健康普通级新西兰兔,经右侧颈总动脉入路行肾动脉栓塞,使用不同配方(CO2+C2H6O、CO2+75%C2H6O+Na2CO3、CO2+75%C2H6O)气-液串联栓塞剂分别对不同侧肾动脉进行栓塞,栓塞剂注入前后推注阳性对比剂碘克沙醇作为参照,观察透视下栓塞剂的显影效果,以及减影采集获得的图像,并记录观察结果。二、兔肾动脉栓塞完成后即刻取出双侧肾脏,观察记录大体标本情况,并将栓塞侧肾脏标本放入福尔马林溶液固定12小时后取出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其镜下表现。结果一、气-液串联栓塞剂血管造影显影情况:对实验兔1使用C2H6O+C O2进行左肾动脉栓塞时,在透视下可以较为明确地观察到短暂气泡流动的现象;使用75%C2H6O+Na2CO3+CO2对实验兔2进行左肾动脉栓塞时,透视监视注射过程,栓塞剂较难跟踪,但可观察到短暂的气泡反流现象;使用75%C2H6O+CO2对实验兔2右肾动脉进行栓塞时,透视下无法追踪到栓塞剂;上述各种配方栓塞剂在减影采集图像中均未明确显影。二、兔肾动脉栓塞急性期病理学观察:(一)大体病理所见:栓塞后取出肾脏即刻观察,栓塞侧肾脏肿胀,缺血区呈暗黄色改变;浸泡福尔马林溶液12小时后观察,肾脏皮髓质分界尚清,栓塞肾呈现大片灰黄色改变。(二)镜下病理所见:栓塞肾均出现肾小管细胞变性水肿改变。实验兔1左肾可观察到极个别动脉管壁弹力纤维断裂现象,实验兔2右肾出现肾皮质梗死区。结论一、通过兔肾动脉栓塞实验的实际操作,气液栓塞剂在DSA设备下进行透视和减影采集曝光均未达到可示踪的效果;二、实验配方中的三种液体成分,均可致肾小管细胞变性、水肿,导致小动脉壁水肿。
其他文献
目的宫内慢性缺氧将导致胎儿生长受限,从而诱发成年期心血管疾病。我们通过建立宫内慢性缺氧大鼠模型,研究其对于成年期雄性心肌细胞形态学、心肌胶原纤维沉积、内皮型一氧化
目的建立更准确、更有效的M0期胆囊癌术后生存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4年登记于SEER数据库(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 database)上、原发灶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limb deep veins thrombosis,LDVT)患者的血液中各细胞计数及脂质代谢的变化,探讨各指标与LDVT的关系,为临床上LDVT的预防和诊治提供新的
背景:胆管癌是一种恶性度极高、治疗棘手、预后极差的肿瘤,病因不明。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往往已处于进展期,不符合外科手术治疗适应症。由于肿瘤基因背景复杂性,肿瘤耐药广泛存
目的目前心血管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而心肌纤维化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表现,大量的研究表明间歇性缺氧(Intermittent hypoxia,IH)可以促进心肌纤维化的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左心室肥厚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01月至2018年03月期间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干部病房门诊
量子信息科学(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的产物。量子信息科学主要依赖于量子力学的相关性质以及量子态的纠缠特性。处于纠缠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术前超声可疑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LLN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thyroid papillary carcinoma,PTC)患者,分析LLNM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超声对LLNM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C患者518例,将术前超声可疑LLNM的179例PTC患者,依据术
目的:探究结直肠肿瘤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及胸苷酸合成酶(TS)的表达情况,两种基因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相互间的关联,两种基因对结直肠肿瘤患者进行铂类及氟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读书看报时,时常会看到例如“当委员会”“当学校”“本年度”“本实验”等表示指示的接头词“当”和“本”。在词典释义中,这类表示指示的接头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