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虑是儿童经常体验到的一种情绪,它是因个体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而产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骆伯巍,1997)。适度的焦虑有利于儿童更好地完成任务及躲避危险,但过度焦虑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妨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引起儿童焦虑的因素有很多,对幼儿而言,其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因此他们的焦虑问题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作为儿童早期生活的重要家庭环境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焦虑情绪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儿童焦虑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丰富和完善家庭系统理论和家庭生态理论,对于改善父母教养方式,及早发现儿童焦虑障碍并进行及时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台湾陈富美教授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王美芳等人修订的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对556名幼儿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总体而言,父母教养方式不因幼儿的性别和年龄而不同。但对体罚行为来说,母亲对小班男孩的体罚行为显著高于对女孩的体罚行为,母亲对中班和大班幼儿的体罚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2、从总体看,母亲教养方式在权威和专制两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但在子因子体罚和温暖行为上存在的主效应显著,年龄在30岁以下的母亲对儿童的体罚显著高于年龄在30岁以上的母亲;年龄在30~35岁之间的母亲对孩子的温暖高于年龄在30岁以下和35岁以上的母亲。3、母亲受教育水平对其权威行为的主效应显著,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母亲对儿童的权威行为显著高于大专学历的母亲;而大专学历的母亲对孩子的权威行为又显著高于学历达不到大专水平的母亲。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对其专制行为的主效应不显著,但对其子因子中不说理行为的主效应显著,学历越高,不说理行为越少。4、幼儿父母的权威行为显著高于其专制行为。5、幼儿的焦虑总分及各焦虑症状存在年龄差异,随年龄增长,他们的焦虑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男孩的社交恐惧和广泛性焦虑显著高于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