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世界老学,指英语世界的人们对《老子》之译解与研究。本文以英语世界老学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学与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借鉴诠释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英语世界有代表性的老学著作的梳理和分析,考察英语世界老学的丰富内容,揭示英语世界老学的发展规律,展现英语世界老学的思想内涵和蕴含在其中的时代特点。论文的重点在于揭示英语世界什么时候的什么人,基于什么样的原因,对《老子》做出了怎样的解释和阐发,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特点和时代特征。本文从宏观上梳理了英语世界老学的发展脉络,展现了英语世界老学的阶段性特点;微观上,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学者之老学著作的具体分析,全面探讨了英语世界对《老子》的宗教诠释、哲学诠释、政治诠释、对老子“生命之道”的诠释以及对出土《老子》的研究,揭示了英语世界老学的主要内涵及其时代精神。英语世界老学的发展离不开《老子》的英译和传播,因此,论文首先对《老子》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和流传作了简要的梳理,探讨了《老子》在英语世界的接受与影响。并且,以时间为主线,梳理了英语世界老学发展的脉络,描述了英语世界老学发展的分期及阶段性特点。自英语世界第一个《老子》英译本诞生,英语世界老学经历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对《老子》的基督教解读、二三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对《老子》的智慧借鉴以及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对《老子》的多元化解读。论文主体部分对英语世界老学的丰富内涵与发展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具体内容为:英语世界基督教背景下的《老子》诠释。基督教在西方文明发展进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基督教信仰的《老子》研究者占有很大的比重,英语世界对《老子》的最初接触也是经由传教士之手。论文主要考察传教士及有基督教信仰的学者对《老子》的解析。传教士湛约翰基于传教的政治目的,在对《老子》的解读中不可避免地将《老子》与基督教相比附,以证明《老子》中有“上帝”的踪迹;美国哲学家保罗·卡鲁斯由于基督教信仰,在解读《老子》时也不自觉地也带有基督教色彩;汉学家理雅各立足于《老子》文本,客观辨析老子之“道”与基督教“上帝”的不同,体现出尊重《老子》文本和中国文化特质的学术精神。英语世界对《老子》的哲学阐发。老子的哲学思想是英语世界学者较为关注的时代课题,是英语世界老学最为突出的内容,也最具学术价值。葛瑞汉以“理性”解读《老子》,将老子哲学纳入西方哲学的话语系统,体现了鲜明的以西方哲学解《老》的特点;约瑟夫将老子哲学作为沟通中西哲学的桥梁,希望通过老子之“无”更好地促进中西哲学的融通和对话;安乐哲则是比较哲学的视域下对《老子》进行解读,借用实用主义相关理论探讨了道家宇宙论和关联思维,体现了英语世界对老子哲学思想认识的逐步加深。英语世界对《老子》政治思想的诠释。英语世界学者对老子政治思想的关注,多是立足于现实,探寻《老子》治国方略和领导艺术。约翰·海德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对老子之“道”进行发挥,挖掘《老子》中蕴含的领导智慧。此外,分析了英语世界学者对老子“无为”思想与无政府主义的探讨。这二者构成了英语世界对《老子》政治解读的主要内容。英语世界对老子“生命之道”的阐发。关注《老子》的生命哲学,吸取老子的生命智慧,是二战后英语世界老学的主题。诗人宾纳和作家本杰明·霍夫均以《生命之道》翻译了《老子》,从中吸取了老子自然无为、返璞归真、虚静谦恭的生命智慧。英语世界对出土《老子》的研究。简帛《老子》研究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英语世界老学的重要内容。英语世界学者积极关注中国国内考古新发现,运用新出土的《老子》材料重新翻译《老子》,并以此来解决英语世界老学中遇到的问题。韩禄伯对郭店竹简《老子》和帛书《老子》均有翻译和研究,具有中西结合的解读特点。英语世界老学体现出《老子》的超越性意蕴和巨大文化价值。对英语世界老学发展轨迹的追寻和思想内容的分析,不仅有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国际化的背景下理解、运用《老子》、老学,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