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楤木(Aralia elata var.inermis)是一种珍贵的木本蔬菜,有“赛人参”的美誉。本论文以日本楤木作为研究材料,采用露天栽培和玻璃温室栽培两种方法,研究日本楤木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此外,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添加Pb、Cd,总结Pb、Cd在日本楤木体内的分配积累,研究Pb、Cd对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微量元素等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了解日本楤木在土壤污染环境中光合生理和营养品质是否受到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温室栽培条件下叶片净光合速率(Pn)高于露天栽培。露天条件下,Pn先上升后下降,呈单峰曲线,最高值出现在上午10:00,Pn为15.9μmol m-2s-1,当Tair超过31.5℃,PAR超过823.9μmol m-2s-1,Pn下降;温室条件下,Pn呈典型的双峰曲线,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Pn最高值为20.08μmol m-2s-1,Tair超过30.7℃,PAR超过1350μmol m-2s-1,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相关分析中,影响Pn的生态因子依次是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温度(Tair)、大气CO2(Ca)与相对湿度(RHin),生理因子是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胞间CO2浓度(Ci)。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影响Pn的主要生理因子是Gs和Ci,生态因子是Ca和RHin。(2)低浓度Cd促进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合成,2mg kg-1浓度时,Pn和E显著提高,高浓度Pb(≥1000mg kg-1)抑制叶绿素a的合成。Pb浓度为1000、1500mg kg-1时,叶绿素a下降,1500mg kg-1时,Pn显著降低。(3)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随Pb、Cd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胁迫第一年,Pb为100mg kg-1,Cd为1mg kg-1时,可溶性蛋白增加显著;Pb为1500mg kg-1,Cd为2、5、10、20mg kg-1时,可溶性蛋白明显下降。胁迫第二年,在Pb和Cd处理下,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4)微量元素(Cu、Zn、Mn、Fe)在茎皮中最高,其次是根、叶和茎干。对照叶片中,Cu和Fe在发芽初期(发芽后20d)含量最高,Zn和Mn在生长盛期(发芽后100d)含量最高。Pb胁迫第一年,叶片中Cu和Zn比对照增加,Mn和Fe呈现波动性。Cd胁迫第一年,Cu和Mn随处理浓度升高而降低,Zn先降低后升高,Fe呈现波动性。Pb、Cd胁迫第二年,除Mn增加外,Cu、Zn和Fe均比第一年下降。(5)Pb在日本楤木的积累量高于对Cd。Pb、Cd在根部累积量最高,其次是茎,叶片最低,且随Pb、Cd浓度增加,各器官累积重金属量增加。胁迫第一年,当Pb浓度为1000,1500mg kg-1,Cd浓度为5、10、20mg kg-1时,叶片中Pb、Cd含量均超过国家蔬菜质量标准,不符合食用要求。胁迫第二年,叶片中重金属均低于国家蔬菜质量标准标准要求,可以食用。Pb胁迫第一年,地上(茎、叶)和地下(根)部分富集系数先增加后降低。第二年,地上(茎、叶)和地下(根)部分富集系数下降。Cd胁迫第一年,地下(根)部分的富集系数降低,地上(茎、叶)部分富集系数先增加后降低。第二年,地下(根)部分富集系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