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香港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迁,从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发展成为一个全面繁荣的国际化大都市,世界金融、贸易、航运和信息中心。 在殖民土壤中成长起来的香港电视媒体,在香港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以无线电视和亚洲电视为主的电视剧,更可谓星光灿烂,收看电视剧成为了香港市民的一项盛事。香港电视剧,特别是家庭剧,敏锐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并将此期间港人身份的变迁投射在电视银幕上,折射社会文化,使香港人能“看见”自己所属的社群,并确立香港人这种文化身份的论述。因而香港电视剧成为了构建港人身份的重要的锚。 本文主要考察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末的四部香港电视剧,即《网中人》(1979)、《上海滩》(1983)、《大时代》(1992)和《缘来一家人》(1999),试图在解决“香港人是一个(一些)什么样的形象”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香港人是怎样被塑造成这样一个(一些)形象”和“何以被塑造成这样的形象”的问题。本文采取电视剧史梳理、影片细读、文化研究三者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提供传播学的视角来关照上述问题所发生的文化空间,另一方面弥补文化研究所忽略的电视剧的内在规定的缺憾,即在细读之中试图寻找上述四部电视剧存在的内在联系和关于港人身份变迁的深层内涵。 研究发现,随着七八十年代香港经济的腾飞,电视剧中逐渐确立了自信、乐观、拼搏,乃至不断膨胀的港人身份,九十年代木的金融风暴,击碎了睥睨一切的港人身份的基础,使其不断萎缩,身份的界限也出现模糊。回归的政治气氛和香港整体的文化氛围,也使得港人身份出现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同时,电视剧通过“香港人”、“大陆人”身份的冲突和对立,确立并巩固了港人的身份认同。而从长远来看,电视剧对香港人身份认同的构造,是一个永不终止、闭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