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r-Sn-Mo-Nb-Fe合金的相关相图及性能研究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li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锆合金是核反应堆主要的结构材料,Nb、Mo、Sn、Fe是其重要合金元素。合金元素对锆合金性能影响取决于合金元素与锆的相互作用,多组元合金相图的建立,可为理解锆合金的组织随成分和温度的变化规律提供依据。论文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等分别对Zr-Mo-Fe(O)富锆区的1000°C、900°C等温截面,以及Zr-Mo-Nb-Fe(O)体系在1000°C下合金相组成进行研究。采用万能拉伸试验机、X射线衍射仪(XRD)、电化学工作站、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了Zr-0.5Sn-x Mo-1.0Nb-0.3Fe(x=0,0.2,0.4,0.6,0.8,wt.%)和Zr-0.5Sn-0.5Mo-0.5Nb-y Fe(y=0,0.1,0.3,0.5,0.7,wt.%)两个低锡锆合金体系的组织性能变化规律。研究工作可望能够为锆合金热力学数据库的建立,为探索新型的结构材料提供科学依据。获得成果如下:(1)研究了Zr-Mo-Fe(O)富锆区(Zr>30 at.%)1000°C等温截面,发现一种新的氧稳定的三元化合物,记为γ-Zr2(Mo,Fe),其近似成分为Zr63Mo12Fe25。该化合物具有Ti2Ni型的立方结构,晶格参数a=1.2213 nm。未发现前人报道的Zr9Mo4Fe化合物。研究发现Zr-Mo-Fe(O)(Zr>30 at.%)体系在1000°C等温截面存在三个四相区,分别为[βZr+λ-Zr(Mo,Fe)2+γ+Zr Mo2],[βZr+λ-Zr(Mo,Fe)2+γ+Liquid]和[λ-Zr(Mo,Fe)2+γ+Liquid+Zr Fe2]。(2)研究了Zr-Mo-Fe(O)(Zr>30 at.%)900°C等温截面,证实了γ-Zr2(Mo,Fe)相属于氧稳定的三元化合物,在该温度未发现前人报道的Zr9Mo4Fe化合物。同样,发现该体系中存在[γ-Zr2(Mo,Fe)+λ-Zr(Mo,Fe)2+Zr Fe2+Zr2Fe],[γ-Zr2(Mo,Fe)+λ-Zr(Mo,Fe)2+βZr+Zr2Fe],[γ-Zr2(Mo,Fe)+λ-Zr(Mo,Fe)2+βZr+Zr Mo2],[γ-Zr2(Mo,Fe)+αZr+βZr+Zr Mo2]四个四相平衡。(3)研究Zr-Mo-Nb-Fe(O)(Zr>50 at.%)五元合金体系在1000°C相变规律,发现富锆区的样品有液相存在,存在两种不同成分的βZr;由于氧的影响,还观察到αZr;研究确定,Zr-Mo-Fe体系的立方结构γ-Zr2(Mo,Fe)与Zr-Nb-Fe体系的立方结构(Zr Nb)2Fe是不相同的两个相,他们之间不形成连续固溶体。此外,对合金的分析结果表明,在Zr-Mo-Nb-Fe四元合金体系存在一个λ-Zr(Mo,Fe)2+βZr+Zr Mo2+Liquid四相平衡区。(4)研究了Zr-0.5Sn-x Mo-1.0Nb-0.3Fe(x=0,0.2,0.4,0.6,0.8 wt.%)合金中Mo含量对合金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随Mo含量的增加,合金整体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洛氏硬度等相关力学性能呈现递增的趋势。当合金中添加的Mo含量为0.8 wt.%时,该实验中的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有最大值,依次为646.9 MPa和694.6MPa。该体系合金的塑性随Mo含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当Mo含量为0.6 wt.%时,最大塑性为3.11%。随着Mo含量的增加,该合金洛氏硬度也呈现递增的形式,当Mo含量为0.8 wt.%,最大洛氏硬度为99.5 HRB。在腐蚀性能方面;随着Mo含量的增加,腐蚀电流密度先降低后增加,当Mo含量为0.4 wt.%时,该合金的最小腐蚀电流密度为4.41×10-5m A/cm~2,腐蚀电位为-337.1 m V,说明Mo元素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5)研究了Fe元素含量对低锡锆合金Zr-0.5Sn-0.5Mo-0.5Nb-y Fe(y=0,0.1,0.3,0.5,0.7 wt.%)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Fe元素能提高合金(Zr-0.5Sn-0.5Mo-0.5Nb-y Fe)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但对其断后延伸率影响不明显。随合金中Fe元素百分含量的增加,该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数值呈现递增的趋势,当y=0.7wt.%时,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98.3 MPa、459.9 MPa和3.09%。随着Fe元素的增加,合金硬度不断增加,最大洛氏硬度为93 HRB。与Mo的添加对比,Fe元素的加入,也可以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该体系合金的最小腐蚀电流密度为9.12×10-6m A/cm~2,对应的腐蚀电位为-345.1m V。
其他文献
车辆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是有个基于通信技术、计算机编程技术以及数据库管理技术的新兴科研领域,它包含了车辆远程终端、通信连接通路和监控服务中心三部分组成。能够实时监控远程车辆的位置和工作状态,在智能交通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一套完整的针对车辆关键部件的具有实时监控行驶位置和工作状态的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围绕车辆的变速箱传动轴承工作状态展开研究,利用GPS技术实现车辆定位,GPRS技
学位
高铌TiAl基合金具有高熔点、低密度、高强度、良好的抗蠕变性等优异的性能,被认为是一种先进的高温部件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高铌TiAl基合金在超过800℃时的高温强度较低,以及高温抗氧化性较差的缺点又限制了其应用。因此,提高高铌TiAl基合金的高温性能十分重要。而合金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不同种类的合金元素在TiAl基合金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适量的Cr可以提高TiAl基合
涡轮叶片作为航空发动机重要组成部件,在高温、高压和高应力的工作环境下易产生热腐蚀,危及飞行安全,只采用冷却技术及优化涡轮叶片加工工艺等方法,难以全面保障飞机的安全性,而热障涂层可显著提高涡轮叶片的耐高温性、耐氧化性、耐磨损性等性能。本文从电涡流测厚理论出发,建立了平面及两种曲面状的热障涂层构件涡流测厚仿真模型,优化了线圈传感器和激励系统参数,研制了弹压式涡流测厚探头,分析了热障涂层厚度对电压幅值的
中厚板平面形状控制是提高产品成材率和企业经济效益非常有效的手段,是一项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技术。本文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中厚板轧制过程中金属流动规律,基于BP神经网络对仿真结果进行训练,得到精确的中厚板平面形状预测模型,利用移动最小二乘法改善预测后头尾曲线,提高预测模型精度,在此基础上,对平面形状控制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减小切损量,提高成材率,为生产过程中钢板平面形状控制提供支撑。本文的主要
剪力墙作为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重要的承重构件,不仅要承担较大的重力重力荷载,同时要抵抗水平地震作用。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攀升,剪力墙受到的水平作用迅速增长,这要求剪力墙具有更高的承载力和更好的延性。基于此,组合剪力墙的的研究和发展应运而生,承载力高、延性好、易于施工的组合剪力墙对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至关重要。组合剪力墙通过对截面型式进行优化,能够充分发挥不同材料的优势,从而使剪力墙有着更好的力学性能和变形
Fe-Ga合金作为一种新型巨磁致伸缩材料,强度高、韧性好、饱和磁场低、磁致伸缩系数高、成本低,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Fe-Ga合金在高频下使用会产生的严重涡流损耗,因此需要制成薄片使用;Fe-Ga合金的磁致伸缩性能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通过二次再结晶来强化η织构是Fe-Ga合金薄带研究的主要内容。目前,添加抑制剂来获得Goss晶粒的二次再结晶,是提高Fe-Ga合金磁致伸缩的主要手段。本实验使用固
近年来,超声相控阵无损检测技术凭借其声束灵活控制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相控阵无损检测技术有诸多优点,但是各种技术都存在缺点,超声相控阵超声无损检测技术也不例外。由于波束形成技术的问题,使得超声相控阵全矩阵-全聚焦成像耗时长,且相控阵检测成像分辨率受到声波衍射的限制,造成了成像图像分辨率不高,存在栅瓣、旁瓣及伪像的问题,这些缺点限制了其在实际工业中的应用。针对这些问题,从波束合成技术入手,
镁合金室温塑性变形能力差,轧制过程中板带材易产生裂纹,极大影响了镁合金的应用前景。镁合金轧前加热及轧辊预热从而保持变形温度对提升镁合金板带材轧制变形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以AZ91镁合金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频感应加热技术对轧辊进行实时加热,通过轧辊热量输出保证带材变形温度。基于对轧后带材进行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测试和分析,探索AZ91镁合金不同辊面温度、轧制道次、压下量轧制后组织演变和塑性行为。主要研究内容
目前,CFD计算分析在汽车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在汽车行业的发展中,CFD的发展使得研发周期缩短,研发成本降低、CFD取代了以前的研发模式,取代了研发过程中由大量试验论证的过程,采用CFD仿真分析技术可以极大的降低试验过程,除霜分析属于汽车CFD领域的技术,CFD的发展使得除霜技术变得越来越先进,由此可以看出,CFD的发展给汽车除霜领域密切相关,是我们值得深入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