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太阳能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是高效、经济的高层建筑太阳能供冷机组。受太阳辐射与冷负荷变化影响,系统常处于变工况运行。集中参数法是常用的变工况建模方法,但由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能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是高效、经济的高层建筑太阳能供冷机组。受太阳辐射与冷负荷变化影响,系统常处于变工况运行。集中参数法是常用的变工况建模方法,但由于复合系统组件偏多,相应的变工况模型存在计算效率低、难收敛问题。采用黑箱式方法进行系统变工况建模虽能提高计算效率,但又无法准确描述吸收子系统与压缩子系统耦合特性。另一方面,现有涉及太阳能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的研究主要为理论分析,缺乏对机组运行性能实验数据的研究。因此,本文采用特征方程法和集中参数法分别对吸收子系统和压缩子系统建模,耦合二者模型建立了机组变工况模型,不仅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还能准确反映两子系统工作特性的相互关联。此外,研制了太阳能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试验样机,搭建了实验台对变工况特性及多种气象条件下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变工况模拟研究结果指出,当热水温度提高35°C时,吸收子系统的COP提高11.5%;压缩机转速降低80%时,吸收子系统的COP下降19.58%且压缩子系统COP升高40.8%;冷却水流量下降80%时,压缩子系统的COP降低32.44%;当冷冻水温度上升6°C时复合系统的COP上升12.1%;当冷却水进口温度增加12°C,吸收系统和复合系统的COP分别下降了4.02%和36.48%。在变工况条件实验中,当热水温度升高20°C时,发生器的热负荷和吸收系统的制冷量分别增加了35.75%和51.50%,同时,复合系统的COP提高了20.94%。当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流量提高33.3%和66.7%时,复合系统的COP提高了13.83%和8.91%。在多种气象条件下的系统运行特性实验中发现,由于吸收子系统制冷量用于过冷压缩子系统,其冷冻水出口温度只要超过22°C,吸收子系统就可被温度大于60°C的低品位能驱动。而且,吸收子系统的最高瞬时制冷量和COP分别为4k W和0.69。此外,在晴天、晴间多云和阴天时,吸收子系统的日平均SCOP分别为0.21,0.2和0.13。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认识复合系统实际运行性能,为太阳能吸收-过冷压缩式复合制冷系统改进与运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
随着天线和射频技术的发展,无线能量传输技术能够以无线的方式向终端进行充电,可提供通信所需的能量并有效的解决终端能量受限的问题。由于无线能量传输非常有应用前景因此受
由于当前金融环境的收紧,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大幅回落,金融企业的风险偏好程度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形下,资本与抵押物都不足的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愈发严峻。调查研究表明,目
与传统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相比,磁谐振无线电能传输方式具有供电距离较远、传输效率高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体内医疗装置供电和家用电器供电等领域。在磁谐
硬质合金锯片的焊缝缺陷检测是产品出厂和投入使用之前的重要步骤,其检测结果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目前,硬质合金锯片的焊缝缺陷通常使用扭矩扳手进行抽样有损检测,尚没有任
近年来,Ti/Al3Ti层状复合材料由于具有高比强度、耐冲击、低密度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被开发出的Ni Ti/(Al3Ti+Al3Ni)层状复合材料(MIL)借助Ni Ti层的超弹性提高了复合
多目标最优潮流在电力系统运行研究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多目标最优潮流方面的研究大多只考虑了发电成本、污染物排放、有功损耗等方面的两到三个目标函数。随着人
D市联通公司是作为本地骨干运营商,肩负着D市光纤宽带网络的普及任务。光纤宽带业务一直是D市联通公司的主营业务,也是近年来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但是该业务在本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却持续下滑,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该项目的组织管理体系陈旧,未能及时根据项目特征总结制定专门的组织管理体系,导致项目管理水平落后于竞争对手,最终失去大量市场机会。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现有项目管理所实行的科层式组织架构和作业驱动式管理难以支
灰铸铁在我国重工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这是由于其拥有优异的机械、铸造性能,并且灰铸铁的微观组织结构决定了其宏观的性能,特别是灰铸铁中的石墨形态对其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灰铸铁的凝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研究课题,这是由于灰铸铁铸态下的显微组织是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的基体,该基体是初生奥氏体在共析温度下的固态转变的结果。这种转变掩盖了原始奥氏体结构。然而传统的金相技术并不能很好地揭示凝固过程中
杭州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探明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并减少地质灾害危害是其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常规的工程勘察方法需要面对如电网密布、交通干扰等人文挑战,不易在城市内部开展作
自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开始,影子银行的发展逐渐开始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业界的关注。与此同时特定时期和环境下诞生的中国影子银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在国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日益凸显。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业务相互交叉渗透,与传统银行形成互补关系。其依附于银行又游离于监管之外的特性,一定程度上会对商业银行的稳健性造成冲击。一方面,快速发展的影子银行不断推动商业银行开展一系列的业务创新,使得商业银行在发展表外业务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