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冠心病的病理进程中,血脂代谢异常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HTG)与冠心病的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研究表明遗传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可以由多种基因突变引起,其中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是甘油三酯代谢途径的限速酶,在甘油三酯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LPL基因突变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为探讨LPL基因突变和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我们对山东地区汉族人群CHD患者中HTG病人进行LPL基因外显子突变筛选,从分子水平寻找LPL基因序列改变,为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基因分子靶点。研究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病例组研究对象为聊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病人,正常对照组为聊城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的正常健康人。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汉族,研究个体间无血缘关系,且均排除肝、肾、肿瘤、甲状腺疾病。从1200例冠心病病人中筛选出120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并选择年龄性别及生活条件相同的对照组正常人118例。实验方法:病人和对照均按照要求填写知情同意书。所有研究对象在空腹12小时以上时,采集3ml静脉血于EDTAK2抗凝管中,分离提取基因组DNA,按照LPL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LPL基因的9个编码外显子,用PCR法对其LPL基因的外显子目的片段进行扩增,经凝胶电泳确认得到PCR产物后,用ABI3700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在120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冠心病患者中,我们发现LPL基因外显子8和9上存在两种变异,一种为外显子8中的c.1164C→A突变(Thr388→Thr),未改变氨基酸序列,为同义突变,其中杂合突变为15例,纯合突变为1例;另一种为外显子9存在的c.1421C→G突变(Ser447→Ter),产生终止密码子,其中发现杂合突变14例,纯合突变1例;另外发现LPL基因内含子5种突变:c.429+20A>C,c.430-6C>T,c.430-34C>A,c.775+3T>C,c.1140-7T>G,均为杂合突变。未发现已报道的脂蛋白酯酶催化活性中心Asp156-His241-Ser132(外显子4及5)的突变。在118例正常对照组中,外显子9上的Ser447→Ter突变,共发现22例,全部为杂合突变,由于此突变在正常人中同样存在,表明此终止密码子突变属于基因多态性。我们对以上LPL基因突变的发生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1. LPL基因编码区外显子8突变Thr388→Thr及外显子9突变Ser447→Ter存在于我们研究的汉族人群中。其中外显子9突变Ser447→Ter基因型分布为: CC型占84.45%(201例),CG型占15.13%(36例),GG型占0.42%(1例)。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群体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0.46875,1.2471,df=1,P=0.9333,0.90678),可以认为具有人群代表性。2. LPL基因突变Ser447→Ter在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两个年龄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43,0.044:;df=2,1;P=0.418,0.835;)3. LPL基因突变Ser447→Ter在男女性别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6,0.022:;df=2,1;P=0.614,0.882;)。4.对于LPL基因突变Ser447→Ter,冠心病组与正常人组等位基因的频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711,df=1,P=0.191)。冠心病组和正常人组三种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异(χ2=3.164,df=2,P=0.206)。X基因型携带者与非携带者罹患冠心病的风险无显著差异(OR=1.426;95%CI=0.729~2.788;P=0.298)。结论本研究发现LPL基因编码区外显子8基因突变Thr388→Thr及外显子9基因突变Ser447→Ter存在于山东汉族人群中。冠心病组高甘油三酯血症病人及正常人的LPL基因编码区基因突变Ser447→Ter无年龄和性别差异,表明此突变属于基因多态性。同时发现冠心病组高甘油三酯血症病人及正常人LPL基因编码区Ser447→Ter等位基因频率、三种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异。此研究未发现高甘油三酯血症病人中LPLSer447→Ter基因突变明显高于正常人,并不排除LPL其它基因突变在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中的作用,今后需要增加病人样本量进一步研究并进行基因突变作用机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