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强化Cu/Fe3O4@AC-过硫酸钠体系催化氧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_thre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类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广泛用作塑料增塑剂、农药、化妆品、润滑剂、驱虫剂和去污剂的生产原料,并经这些物质释放出来进入自然环境,并通过饮用水和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在机体内蓄积,难以生物降解,也不易排出,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产生巨大威胁。寻求高效快速的PAEs氧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目标物,以自制的活性炭负载金属离子(Fe3+、Cu2+)为催化剂(Cu/Fe3O4@AC),在微波辐射条件下,探讨了初始pH值、过硫酸钠(SPS)投加量、催化剂投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DBP降解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微波强化Cu/Fe3O4@AC-SPS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活性氧物种对DBP氧化效率的贡献,对比分析了单独微波辐射、水浴Cu/Fe3O4@AC、水浴SPS、微波-SPS、微波-C u/Fe3O4@AC、微波强化Cu/Fe3O4@AC-SPS对DBP的降解效率,探索了微波-Cu/Fe3O4@AC-SPS催化氧化有机物的协同作用机理,结合DBP降解产物分析了DBP的降解机制。通过实验得出:(1)微波强化Cu/Fe3O4@AC-SPS体系降解模拟DBP废水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温度、时间、SPS投加量以及初始pH,利用该体系处理初始浓度为2mg/L的DBP时,最佳反应条件为:Cu/Fe3O4@AC 1g/L,温度70℃,时间25min,DBP:SPS(摩尔比)1:50,初始pH 7.0.(2)反应温度的适当提高有助于微波-Cu/Fe3O4@AC-SPS体系产生更多的活性位点,激发更多的氧化性基团,提高DBP的降解率;DBP初始浓度对其降解率的影响较大,初始浓度越低,降解率越大,DBP浓度由1mg/L增加到4mg/L时,对应的反应速率常数由0.1081降低到0.0938;最佳反应条件下,DBP降解一级动力学方程为y=0.1015x-0.0387,降解动力学常数为0.1015 min-1,降解半衰期为9.85min.(3)微波-Cu/Fe3O4@AC-SPS体系中·OH对DBP的降解贡献率为35.3%,S04-·的降解贡献比为53.4%,其他ROSs在反应过程中对DBP的降解贡献仅为11.3%,8O4-·对DBP的降解起主导作用;DBP的降解产物主要有PAEs的同系物质,酚类、醛类以及一些有机酸等,其降解途径可能经历了烷基链的缩短、苯环的羟基化、苯环的开环、有机酸类的降解等反应过程。(4)微波强化Cu/Fe3O4@AC-SPS体系对DBP去除率明显高于单独微波辐射、水浴Cu/Fe3O4@AC、水浴SPS、微波-SPS、微波-Cu/Fe3O4@AC,微波热效应、Cu/Fe3O4@AC吸附与催化效应、SPS强氧化效应协同作用,活性炭是良好的吸附剂,能有效吸附DBP,在微波作用下,可以短时间内在活性炭空隙内部聚集很高的温度,活性炭表面也形成许多高温“电弧”,能够将吸附的有机物进行热解,并在活性炭表面产生空位,重新吸附DBP,同时,微波活性炭及其负载的金属离子协同激活SPS产生自由基,催化降解有机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大鼠缺血后尿量变化、尿生化,肾功能,常规病
目的探析社区护理管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防治的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本社区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期间,180例高血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遣"徐福率三千童男女人海求仙药",船队航行至日本.从时问计算,徐福航行至日本,比明朝郑和下西洋早一千六百多年,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两千多年,在当年的航海
该研究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诱导发生自噬的哺乳动物细胞进行了观察,发现线粒体自噬的三种亚型,并对其超微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双层或多层膜包裹线粒体是线粒体自噬小体的基本
目的探讨双鼻腔填塞术后患者,佩戴小口罩对口腔、咽喉部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5月住院的140例鼻部手术双鼻堵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使用
盘式制动啸叫问题依然是车辆领域的一大难题.针对盘式制动尖叫发生的普遍性,简化盘式制动器的模型,基于ABAQUS进行复特征值分析计算,预测出盘式制动器的尖叫频率,并通过结构
十溴联苯醚(BDE209)和铅(Pb)是电子垃圾拆解场地周边土壤中两种典型的污染物。目前,针对这两种物质生态毒理效应的评价多采用一次暴毒方式进行室内模拟研究。然而,实际环境中
秸秆燃烧是世界各国控制虫害与清理秸秆的普遍农业实践。然而,由秸秆燃烧释放的各项污染物,尤其是PM2.5,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治理秸秆燃烧的推动力。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治理已经
近年来,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医药化工、纺织印染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VOCs,具有浓度大、毒性强、难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