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列车司机室照明灯具布置对反射眩光的影响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hxyxy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车组列车司机室照明环境对于保障列车司机视觉作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影响司机室照明质量的因素众多,其中反射眩光是影响照明质量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照明灯具与车载仪表及显示装置的相对位置不恰当均可导致反射眩光的产生。本文从司机室照明布置设计出发,重点研究了灯具数量、灯具的布置位置和灯具发光角度与反射眩光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照明优化布置建议。论文完成的工作如下:1、对现阶段我国常见的CRH1、CRH2、CRH380、CRH3G、CIT400等动车组列车司机室照明布置情况进行了调查,从照明灯具的种类、布置数量以及布置形式三方面总结了动车组列车司机室照明布置的特点,从而为确定司机室反射眩光的影响因素提供依据。2、采用基于视觉仿真方法对司机室反射眩光进行定量评估,并利用CRH3型车司机室仿真平台进行了的反射眩光主观验证实验,通过与仿真方法计算所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仿真方法与主观眩光感受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从而证实了仿真方法用于评估司机室反射眩光的可行性。3、选取司机室照明布置中的灯具数量、布置位置、发光角度三个因素作为反射眩光的影响因子,仿真计算所得的UGR值作为评估反射眩光的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来仿真研究各个因素对司机室反射眩光的影响关系;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显著性因子进行了线性拟合。4、论文最后给出了动车组列车司机室照明优化布置方案。由于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多数为设计变量的非线性函数,属于带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将其转化为线性问题,利用线性回归的控制功能实现了司机室照明优化布置的目标。研究表明,灯具数量、灯具布置位置和灯具发光角度对反射眩光均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且发光角度的影响效应最大;当灯具布置数量为3,布置在司机室顶板中间位置,采用发光角度为36。时既能满足司机室地板面的照度要求,又能使反射眩光最小,因此该照明布置方案为本文研究的最优方案。论文研究结论可为动车组列车司机室照明布置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交通和通信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世界步入信息时代,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流日益频繁。21世纪的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的交往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英语作为一
欧美国家企业发展历史上,曾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近年来,我国企业资产重组、兼并收购风起云涌。企业并购的迅速发展对理论研究提出了严重挑战。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是以市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城市发展观,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而我国的城市在我国的发展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本文试图从城市可持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在梅毒检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该院进行梅毒检查的1 500例疑似病例进行临床研究
目的对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
目的:尽管大量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探讨了影响骨折愈合的众多因素,但目前尚缺乏较系统的研究。且排除这些因素骨折不愈合仍无法完全避免,因此骨折不愈合可能存在其他危险因
通过研究TD-LTE的组网方式、高速移动、链路预算、切换重叠带预算、小区合并等因素对设计的影响,从而制定出组网方式、站间距设置、站址设置、设备配置等相关方案并实践。研
本文在分析二灰碎石混合料组成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试验,提出了骨架密实型二灰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同时,研究了骨架密实型二灰碎石的力学性能、收缩性能、抗冲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