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当今国内外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群体数量逐年增多,但康复医师紧缺、康复设备昂贵等现状,以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以满足较大空间康复训练需求、结构紧凑且成本低廉为目标,研制了一种串并混联末端牵引式上肢康复机器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成果如下:首先,根据解剖学研究对人体上肢进行简化并采用Modified Denavit-Hartenberg(Modified-DH)法建立上肢模型连杆坐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当今国内外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群体数量逐年增多,但康复医师紧缺、康复设备昂贵等现状,以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以满足较大空间康复训练需求、结构紧凑且成本低廉为目标,研制了一种串并混联末端牵引式上肢康复机器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成果如下:首先,根据解剖学研究对人体上肢进行简化并采用Modified Denavit-Hartenberg(Modified-DH)法建立上肢模型连杆坐标系。应用MATLAB机器人工具箱,建立了人体上肢仿真模型,并采用蒙特卡洛法求解上肢仿真模型的工作空间。结合人体上肢模型仿真研究和传统人体上肢康复手法,设计了串并混联末端牵引式上肢康复机器人。其次,分析了上肢康复机器人上部平面运动机构。基于约束螺旋理论对该机构自由度进行了计算。通过杆长约束关系,推导了该上部平面运动机构位置的正反解方程。通过图解法得到该机构的六种奇异位形,并采用杆长关系和转动副行程机械限位的方式避免奇异。在驱动安装尺寸、近驱动杆长和远驱动杆长确定的基础上,绘制机构工作空间,使其满足人体上肢运动空间的需求。通过雅可比矩阵条件数在工作空间内的分布情况,可对机构的运动学性能进行评价,工作空间边界附近雅可比矩阵条件数较大,轨迹规划中应尽量避开边界区域。以人机距离的最远、最近点作为轨迹点,通过五次多项式对圆轨迹的圆心角进行轨迹规划,得到连续平滑无突变的运动轨迹。再次,分析了上肢康复机器人下部变高度旋转机构。基于约束螺旋理论计算其具有两转动一移动的运动自由度。采用RPY固定角表示动平台姿态,由坐标变换推导位置反解,对动平台球副坐标进行逐步消元求得位置正解。采用给定的静平台外接圆半径、动平台外接圆半径、SPS分支移动副长度和PU分支移动副长度等机构参数,可仿真获得其动平台转动角度范围。机构在姿态角γ为零或β为零时雅可比矩阵条件数趋向无穷,因此应尽量避免运动到该位置附近。采用五次多项式对动平台旋转的姿态角进行轨迹规划,可使动平台转动连续平滑无突变。最后,搭建串并混联末端牵引式上肢康复机器人样机并进行实验。以步进电动缸和直流有刷电机为驱动元件,采用QT设计的上位机控制软件,通过串口、CAN、蓝牙对电机和传感器进行通信,实现机器人手动控制、被动训练和示教训练三种模式。对样机进行了圆轨迹验证、示教训练、姿态调整三项实验,采用相机捕捉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与设计基本吻合,实验结果基本满足设计需要。
其他文献
透射式结构设计的波前校正器可直接嵌入光路系统中,而无需像反射式波前校正器那样引入折叠光路。本文提出了基于压电驱动的可变形透镜,由环形压电片驱动薄玻璃带动中间工作区域产生离面位移,改变透射介质厚度使透过的光线产生光程差。可直接嵌入光路系统中校正低阶Zernike多项式像差,极大地简化了光路系统。结构改进后提出的集成傅里叶透镜的可变形透镜,用于直接嵌入光路中生成可调的艾里光束;而不需要像其它生成艾里光
基于新形态教材的内涵特征分析,提出应用型本科新形态教材建设的实施路径——教指委指导教材建设,审核评估引导教材建设,评选标准引领教材建设,校企合作强化教材建设,制定政策激励教材建设,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强新形态教材建设提供启示。
当前无衍射光束主要通过调制元件对单色激光源整形生成,随着显微成像和光子弹等对无衍射光束的带宽要求,宽带光束整形技术成为研究热点。随着光学应用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光谱和显微成像应用的新要求,宽带艾里光束和宽带贝塞尔光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以往产生单色波长的艾里光束和贝塞尔光束在宽带场条件下,存在各种问题。变形镜不仅能够校正光学系统中的像差,还可以重构出生成无衍射光束所需的高质量的立方相位和锥形相位。为
本文以新型无碳化物贝氏体轴承钢为研究对象,利用显微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纳米压痕仪对比了无碳化物贝氏体轴承钢与传统的马氏体轴承钢的断裂韧性和滚动接触疲劳性能,并进一步研究了无碳化物贝氏体轴承钢的滚动接触疲劳失效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无碳化物贝氏体轴承钢的基体组织十分精细,厚度在纳米尺度范围内。与马氏体轴承钢相比,其具有更多含量的残余奥氏体,
我国南海岛礁工程的建设与开发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作为建筑材料的珊瑚砂,其物理力学性质是指导岛礁工程建设与施工的关键。因其多孔隙、形状不规则和易破碎的特点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高度关注,珊瑚砂的研究成为了当前研究领域内的热点和难点。目前,对于珊瑚砂压缩特性的研究已取得了颇丰的成果,珊瑚砂作为一种颗粒材料,颗粒粒径对其压缩特性也存在显著影响,而颗粒粒径对其压缩特性产生何种影响尚不明确,因此对不同粒径
开发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对土木工程结构的在线健康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的功能相尺寸出发,设计了宽度不同的四种压电陶瓷薄片尺寸,采用切割-浇筑-再切割的方式,制备了四种2-2型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试样。测试了四种复合材料试样的基本性能参数,开展了动态加载试验与准静态加载试验,研究了四种复合材料的机电响应特性,观察了形貌破坏过程。在选择出最优功能相尺寸后,将其对应的2-2型水泥基
知识经济时代,布局创新型业务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创新型业务是对知识高度依赖的业务活动,在求解过程中,业务活动的执行人(文中特指企业内部专家和外部专家)是创新型业务求解知识最重要的载体。另外,通过调研发现,在创新型业务求解的场景下,企业存在业务执行人与业务需求匹配度较低、专家知识资源匮乏等问题,导致业务执行绩效低下。所以,本文的知识资源配置仅讨论企业创新型业务求解的内、外部专家知识资源配置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薄膜材料在机械、半导体、电子器件等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加工技术也越来越丰富,薄膜材料的应用也更加重要,先进的薄膜制备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先进制造工艺生产的现代化产品中,采用多种加工技术,可以在多种基材表面加工厚度相对较薄的薄膜涂层,以满足产品功能和其他应用需求,这就要求了解薄膜的材料性质是否满足产品所需的功能要求。薄膜材料的物理性质的精确测定和研究对产品设计和加工都有
专利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与产品创新设计相关的信息,是企业求解创新设计业务的重要参考信息来源。然而,随着专利数据量的快速增长,单纯依靠人工的查阅,很难及时、快速地实现对大量基于专利的创新知识资源的获取。因此本论文基于此背景开展了面向创新设计业务求解的专利资源配置研究,针对创新设计业务的求解需求推荐相关专利资源。另外向研发人员进行个性化的专利推荐,以提升研发人员的创新能力,促进创新研发设计业务的求解绩效
医院门诊预约是医疗系统中科学管理的关键环节,高效决策能缩短患者等待时间、优化门诊流量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国内多数医疗机构虽已基本普及门诊预约,但实施效果各不相同。通过预约虽能保证就医,但是仍存在等待时间较长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预约策略相对单一固化,另一方面是医疗机构普遍的混合就诊模式(兼有预约患者和直接步入就诊患者),而步入式患者往往存在部分时段集中到达的特征,造成就诊负荷不均衡现象,使得单一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