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字句以新的构词形式在网络上露面,表现出一种超越语法规则的搭配,像被捐款,被就业,被开心等。以往的研究局限于句子成分的分析,在语义方面缺乏系统的分析和理论解释,本文首先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与传统被字句展开对比,系统的总结了网络被字句的句法语义特点,进而以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为基础,尝试性地对个例进行分析,以阐释其语义成因。通过对比,本文发现网络被字句与传统被字句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句法结构上都采用典型被字句结构“NP1+被(NP2)+VP”,但是在“被”字后续成分的词性,施事成分的隐现,补语的有无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在解释差异的同时强调了“被”字的框架同化作用,“被”字迫使那些原本不能进入该结构的谓词性词语进入了该结构并具备了被动意味,产生及物性动词的用法。网络被字句的基本语义仍然是表示被动,主语被动的受到某一事件的影响。被动句的这一句式语义结构正是网络被字句被广泛接受的基础。传统被字句中主语为典型的受事,网络被字句的主语却陷入了受事与施事共现的复杂局面。本文认为从主语的受影响义考虑,网络被字句的主语仍然是受事。网络被字句“被”字之后的成分在进入句式之前多含有主动意义而且表示如意或期望的语义色彩,然而与“被”字的结合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使整个句式无一例外表示的都是遭遇、不如意等消极意义。语用方面,新型被字句多出现在网络和舆论媒体中,“被+X”结构通常用于引号之内,以此加强对某种社会现象的讽刺和不满。基于上述讨论,本文首先尝试性的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解释网络被字句的语义构建与人类概念结构之间的某种联系,概念整合依赖于跨空间映射,映射与概念整合在意义的构建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结合社会语言学的观点,本文对社会文化、心理以及人类主观性表达对语言变化的影响做出了阐释。本文的研究是对网络被字句的有益尝试,可以补充对传统“被”字句的研究,同时证明了语言的多产性和动态性,将有助于人们对新型被字句的理解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