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莓根腐病是由多种病原真菌引起的草莓根部病害的统称,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生物防治当下最符合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目前植物病害防治的重要方法,也是未来病害防控的发展方向。本试验对草莓根腐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与鉴定,从草莓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从中筛选草莓根腐病拮抗菌和具有IAA分泌能力的菌株,最后将筛选的拮抗菌株在草莓植株上进行了初步的病害防治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在不同时期从北京市昌平区、大兴区及呼和浩特市现代农业园区草莓种植基地采集草莓根腐病病害样品,从中分离到真菌35株。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其中两种为根腐病病原菌,通过形态学鉴定,结合多基因分子生物学鉴定,明确了草莓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胶胞炭疽菌复合种中的暹罗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而暹罗刺盘孢菌侵染草莓引起根腐病尚属首次发现报道。2.从草莓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细菌400株,从中筛选到暹罗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的拮抗菌 20 株,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porum)的拮抗菌16株,同时能够拮抗两种病原菌的细菌15株。筛选到具有IAA分泌能力的菌株240株,其中分泌量大于34.34 mg/L的有24株。3.对拮抗效果和促生效果较好的15株细菌进行16S rRNA初步鉴定,系统发育树显示其中7株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6株属于泛菌属(Pantoea sp.);另外2株分别属于假单胞属(Pseudomonas sp.)和类芽孢杆属(Paenibacilus sp.)。4.针对暹罗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各选出2株拮抗效果较好且兼具分泌IAA能力的菌株,进行初步盆栽试验防效验证,但结果显示,四株拮抗菌未能表现出有效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