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1世纪也是老龄化社会的关键增长期,根据《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的报告显示,我国从2035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阶段,据专家预测,中国在2050年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4亿;中国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接近5亿,占中国全部人口数量超过30%,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而无锡市作为最先贯彻和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城市,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人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也是老龄化社会的关键增长期,根据《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的报告显示,我国从2035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阶段,据专家预测,中国在2050年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4亿;中国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接近5亿,占中国全部人口数量超过30%,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而无锡市作为最先贯彻和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城市,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而在面临老龄化的严峻态势同时,无锡市于上个世纪建造的房屋建筑与环境也在面临“老龄化”,如何对老旧建筑与环境进行改造来满足居住其中的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因此对于老旧住宅建筑与周边环境的改造迫在眉睫,无锡市于2011年由政府颁布的《无锡市旧住宅区整治改造管理办法》,开始在无锡市逐步开展老旧社区改造的相关项目。社区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空间,随着人口和城市建筑、环境的“双老龄化”到来,对老旧社区的适老化的改造研究开始重视起来。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建设的大量集合住宅,在这一时期都面临着厨卫空间面积小,功能区不完善等特征,现已具有一定安全隐患、不适合老年人使用等问题。本课题聚焦于人口和城市建筑、环境的“双老龄化”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应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统计分析以及个案研究等方法,旨在向生活在老旧社区中的老年人家庭提供健康、和谐的厨房烹饪环境和卫生间环境。本课题立足于无锡市老旧社区住宅的实际情况出发,实地走访调研后归纳总结出其厨卫空间现存问题,针对其现存问题提出一套完整的改造理论和具体的住宅厨卫空间改造实践,为生活在老旧社区中的老年人提供健康,和谐的厨卫环境。对于提高和改善老旧社区住宅厨卫空间环境和延长无锡市老旧社区住宅建筑使用寿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本课题研究中,整合无锡市老旧住宅厨卫空间发展特征和实地厨卫空间现状调研结果,探究出当前无锡市老旧社区住宅厨卫空间现有使用问题,有厨卫功能布局不合理,厨卫空间设备设施不完善,厨卫空间采光通风、颜色、材质等亟需改善这三个方面问题。在遵循安全第一原则、人文关怀原则、经济适宜原则、整体协调原则,人体工程学原则的前提下进行针对性改造,即从厨卫空间功能布局的整合优化、厨卫空间相关设备设施的提升、以及厨卫空间采光环境、颜色材质的改造这三个方面进行厨卫空间适老化改造。并在设计改造实践中以无锡市梁溪区清扬新村为例,对其中典型的户型进行厨卫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这一过程将适老化改造设计理论转化为实践,为后续厨卫空间适老化改造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其他文献
近年来洛阳城市飞速发展,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日益提升,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设计问题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同时,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风貌中保持原汁原味,增强文化传播力受到了更多关注。在规划上,国内已经围绕历史文化遗产本体,形成“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三级嵌套的保护框架与多种等级的建设控制地带。但是设计上仍然习惯按建筑、景观分而治之,这在保护地带相互配合,区域风貌统筹
礼俗型公共文化空间承载着村落在长期人地发展关系中形成的风俗活动,集中体现着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是村落的标志性空间,具有不可替代性。然而,空间在城镇化的影响下受到挤压,或损毁闲置、或“圈养式”保护、或功能异化。如今,随着乡村的发展,该领域逐渐受到学者们关注,村落礼俗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活化迎来了有利契机。目前关于传统村落礼俗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研究一方面集中在村落保护策略及发展规划领域;一方面集中在乡村传统
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矛盾的出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以经济结构升级、现代社会关系、新兴文化的产生为特征的现代社会性结构正在与传统经济和文化所创建的村庄空间性结构产生脱节,从而使村庄进入衰落阶段,村庄旧有肌理格局逐渐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结构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新变化,但机械式的村庄规划却总是使“肌理”的破坏更为严重,村庄逐渐丧失原有的历史特色,因此如何在实际规划设计的项目中尊重乡村个性本身,实现乡村的
近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是从封建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期间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经历了大变革,服饰也不例外。袄褂是近代民间人们广泛穿着的传统服饰外套,以往学者对近代袄褂的研究多侧重于其款式外观、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对近代民间袄褂衣料特征的研究尚属缺乏。本文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及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一些馆藏袄褂实物资料及图片资料进行了详细具体的研究,主要用到了文献法检索、实物研究
随着时代的进步,不仅人们的物质需求逐渐得到了满足,而且消费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潮流品牌满足了年轻消费群体求新求异的精神需求,也因此在短时间内快速崛起。自2011年起,全球潮牌服饰市场在短短5年内就突破了15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并预计以超过11%的年复合增长率于2021年达到26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众多国潮品牌的破土而出也对相关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题聚焦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潮流文化融合
旗袍作为民国新旧文化碰撞下的产物,承接传统袍服之美,开启近代文化之新。旗袍也为民国时期女性的代表性服饰,其背后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审美内涵。本文以旗袍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了设计学结合美学、社会学等多方视野,从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等多重维度开展女性旗袍的设计艺术及文化内涵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对旗袍的历史溯源与审美变迁进行概述,分析该服饰在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变迁下的生存与发展概况;
在商业化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品牌形象作为影响消费者购买产品意愿的核心要素,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品牌形象设计在国内的整体发展起步较晚,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绝大数企业都开始重视品牌形象的塑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品牌形象设计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品牌形象同质化问题严重、过于商业化和低俗化、缺乏对情感价值的关注、高端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较少等。本文在品牌形象设计中引入了稚拙艺术,试图探究稚拙
以四列藻(Tetraselmis tetrathele)和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e Lu)为试验材料,对其光周期效应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期望探索此两种海洋单细胞微藻光周期效应的有无和不同种类的微藻的光周期效应的异同。设置了短光周期(A)和长光周期(B)两组试验:A组分光周期为1h、2h、4h、6h、8h、10h和12h 7个处理,B组分光周期为12h、14h、16h
绿色发展是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既包含经济增长绿化度来反映经济增长中的生产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也考虑环境承载潜力,同时将政府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投资、管理和治理等政府支持度纳入其中。鉴于有效的创新活动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我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受到了广泛关注。中国政府“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要求突破严苛的能源环境约束,向低能耗、低排放和高产出的绿色发展方式转变。面对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
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制造了层出不穷、更新迭代极快的硬件产品与软件产品,而不论硬件产品还是软件产品,都需要以图形用户界面为工具与用户交互。随着2012年苹果诉三星天价赔偿案的横空出世,图形用户界面进入人们的视野,引发了诸多法律争议。2014年《专利审查指南》修改后,正式确立图形用户界面以外观设计专利的形式受法律保护。2017年《专利侵权认定指南》、2019年《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案指南》与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