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件面畸变机理及控制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fg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畸变是汽车覆盖件表面产生的局部起伏,其起伏高度一般在几十到几百微米,是由于板料从光滑的基准面向面外变位并具有某种程度的扩展而形成的表面缺陷。面畸变问题的存在是目前汽车覆盖件尤其是轿车外覆盖件表面质量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本文通过对覆盖件形状及冲压成形特点的分析,建立了利用柱面扁壳和双曲度扁壳零件研究面畸变的几何模型。分析了扁壳零件的成形特点及控制方法。提出了回弹和面畸变的测量方法。研究了柱面扁壳和双曲度扁壳的面畸变及回弹特征,同时给出了评价方法。推导了面畸变二维评价指标的公式,研究了面畸变评价指标的几何本质及物理意义,同时将二维面畸变评价指标推广到三维面畸变评价指标,并用柱面扁壳、汽车前翼子板及双曲度扁壳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面畸变指标的可靠性。 以柱面扁壳为例,建立了与试验模型相一致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对其成形、回弹、切边的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成形结束时板料能够完全贴模,不存在面畸变现象;对比模拟和试验结果,柱面扁壳回弹后面畸变沿柱面方向均呈M型分布,且面畸变数值大小符合的较好;柱面扁壳切边后面畸变沿柱面方向均呈U型分布,且面畸变数值大小符合的较好。这为面畸变形成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成形、回弹、切边过程中的应力、应变信息,结合试验结果提出了面畸变形成的机理,并用汽车发动机罩板验证了面畸变形成机理分析的可靠性。 以柱面扁壳为模型,研究了回弹和面畸变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任何减小回弹的控制措施对面畸变的降低都是有益的。利用弹塑性小变形理论推导了柱面扁壳回弹量的理论解。试验与理论相结合分析了不同成形条件对回弹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研究了回弹控制机制。 以柱面扁壳为例,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研究了压边力、拉深筋、压料面形状等成形工艺因素对面畸变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屈服强度、硬化指数,厚向异性指数、硬化强度等材料性能因素对面畸变的影响规律;研究了板料厚度和凸模曲率半径对面畸变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研究了减小和消除面畸变的局部加压工艺,研究了加压垫片厚度、方向、位置与面畸变的形态及大小的关系,同时分析了局部加压工艺的力学本质。
其他文献
宽禁带半导体GaN及其合金材料在短波长发光器件、短波长激光器以及高温、大功率、高频电子器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GaN体单晶材料难以制备,因此获得高质量的单晶薄膜材料是研究开发GaN基器件的基本前提条件。蓝宝石是GaN异质外延最常用的衬底,而GaN基器件也通常制作在蓝宝石上。然而,蓝宝石具有绝缘、导热性差、缺陷多、硬度高以及价格贵等特点,这不仅导致器件工艺复杂,而且限制了大功率器件的发展。
食品污染物的准确快速检验是实施食品安全计划的重要技术支撑。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食品安全重大专项就在全国建立了8个食品安全示范区,该项目对于果蔬和茶叶中的农药残留、
针对当前分子自组装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组特殊的分子自组装模型,进而设计了一套分子自组装体系,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得出了能够有效地将金属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的分子自组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分子自组装膜固有的膜结构缺陷问题,提出了分子协同自组装模型,并根据这一模型设计了由主体分子-协同物分子-助剂构成的分子自组装体系,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了改性硅油-丙烯酸丁酯-环己酮分子自组装体系。试验结果表
①2019年,科学家会把蛭形轮虫送入太空做实验,这不仅是因为蛭形轮虫生命力顽强,能够抗辐射、耐干旱,还因为它有一个十分奇葩的能力——“偷”东西!但蛭形轮虫偷的不是鸡,也不
期刊
2019年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了新的美术鉴赏教材,新教材对教学的目标作了新的要求,美术素养要求学生要具备五个基本的能力:图形识别、美术表现、审美判断、
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EBSD、硬度测试、拉伸分析、正电子湮没等方法,研究了低温ECAP制备8道次1050合金不施加和施加稳恒直流电及强磁场退火后合金的组织与性能。获得了以下研
开展小学体育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的身心都能在学校中得到锻炼和成长,让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但小学生的年龄太小,身体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