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工业化和城镇化高峰的快速逼近,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不仅带来了一系列土地粗放低效利用等问题,也使原本短缺的土地资源更为紧张。如何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成为现阶段城市土地利用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开发区作为现代工业集聚中心,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已经成为地方产业升级、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不断创新的助推器。但是,占地规模总量失控、功能定位不清、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低效利用问题等在开发区土地利用过程中依然存在,开发区土地经济资源和规模的集聚效益还未能充分体现。因此,客观认识和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不仅能明确认识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也能缓解我国土地环境压力及供需矛盾,最终为我国工业用地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宝贵的实践参考经验。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于1993年4月,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规模庞大,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位于全国首列。本文从开发区定义及工业土地集约利用概念和内涵为切入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的土地集约利用基础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运用区位发展理论、土地经济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对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详细摸底后,依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要相关求,构建了适合我国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得出本次评价研究体系的三个目标项、六项子目标和十三个指标,采用特尔菲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值。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确定其权重值及理想值,最终运用特尔菲法和“目标值+区域修正系数”法对其理想值进行合理设置,并综合研究开发区内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及其潜力测算,综合计算出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子值为0.8994,其中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和管理潜力计算值分别对应为0公顷、24.39公顷、140.29公顷和6公顷。
通过评价可以看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相对比较高,实际可挖掘潜力尚存,土地管理必须加强,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和深化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