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这里潜藏着巨大的人力资源,但是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缓慢,农村教育方向和目标定位还存在一些问题,农民的教育抉择还受到一些落后观念和意识的制约,因此并没有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总结。本文着力于从农村文化、农民意识的角度来看农村教育问题,努力找到农民的传统意识中影响农村教育的因素,剖析其原因,分析了“农民意识——农民素质——农村教育”的联系。阐述了如何提高农民素质,改变农民的意识,更好地发展农村教育,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协调,为农村的全面进步服务。本文共分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小农意识入手,认识当今的农民,认清当今农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在此指导下的行为选择。第二部分:分析了小农意识对我国农村教育的影响,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农民为什么要让孩子读书,为什么不让孩子读书;农民让孩子读什么书,为什么选择普通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农民、教师对农村教育培养的“人才”的看法,分析了“人才辈出,江山依旧”的矛盾。第三部分:改造小农意识,发展农村教育。要改造农民的意识,必须提高农民的素质,就要发展农村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这其中涉及到政府、社区、农民自身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最终目标是实现农民意识的觉醒,成为现代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