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语堂的文化观看其翻译方法的运用——以《浮生六记》为例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girl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语堂,不仅是一位作家,语言家还是一位翻译家。他一生致力于东西方文化的介绍与沟通,尤其是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成绩卓著。其译本《浮生六记》是一本非常有影响力的译作。此译作中处理文本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和技巧是一个很好的翻译典范。   本文在广义的互文性理论之下,探讨林语堂的文化观对其翻译方法的影响。根据广义的互文性理论,文本除了受其他文本的影响,还可能受到文本以外的的社会知识和实践的影响。所以林语堂的创作文本与其文化取向之间必然存在着互文关系,即他的文化观会对其创作会产生影响作用,而同时其创作文本也能折射出其矛盾统一的文化立场。而同时,其翻译文本与其文化观之间也必然存在着同样的互文关系:其文化取向会影响译者的翻译活动,而其翻译文本也会体现译者的文化选择和文化立场。每一种翻译方法的背后都有其文化观的影子。   林语堂有着独特的生活背景即他在中西两种文化环境中的生活经历,同时他对这两种文化都是热爱和通晓,他就形成了不同于同一时代其他人的特殊的文化观。通过研究林对生活、宗教哲学、女性、审美等方面的看法寻找他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我们发现他有着矛盾但又统一的文化观。   通过选取《浮生六记》中含有文化因素的文本例子和对其翻译方法的具体分析,我们发现林语堂灵活采取各种方法最为有效地向意向读者传递文化信息,每一个翻译方法的背后都有林语堂既矛盾又统一的东西文化观的影子。   本文以文化观为切入点来观察和研究林语堂的翻译方法,这也正符合了现在从文化角度分析翻译的趋势。另外在互文性理论的指导下,以《浮生六记》中具体实例研究了林语堂的文化观对其选择翻译方法的影响。
其他文献
王政复辟喜剧是英国喜剧发展的重要阶段。在1660年到1710年的五十年间,约有两百多个喜剧在伦敦仅有的两个室内小剧场上演。这是一个喜剧的丰产时期。复辟喜剧作为一个整体在十
《宠儿》的是托尼莫里森的一部伟大的作品,于1998年获得普利策奖。这部小说不仅揭示了奴隶制对奴隶在肉体的摧残,也反映了奴隶制的罪恶对象黑奴Sethe一样的黑奴的人性和母爱的
通过做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宣传小分队得到了街道、社区和群众的肯定,圆满完成了区委赋予的任务,在成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前沿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小分队。  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北湖发展,去年12月,经成都市成华区委批准,区委组织部从区级机关抽调6名年轻干部,组成两支宣传小分队,深入北湖秀水、和成社区。3个月来,小分队在“引导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上下工夫,广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
《金色笔记》是多丽丝·莱辛最具争议的作品。自1962年出版以来,《金色笔记》就受到各种批评流派的关注。该小说的评论中最令莱辛遗憾的是一些评论家忽略或曲解了这部小说极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