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四溴双酚A(TBBPA)作为一种溴代阻燃剂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却十分有限。有限的研究显示,其对环境具有潜在危害性。本文以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为实验动物初步探讨了TBBPA的毒理学效应,检测了暴露于1μg/L(低浓度组)、10μg/L(中浓度组)和100μg/L(高浓度组)TBBPA1、4、7、14、21、28d后,翡翠贻贝消化腺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变化、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的变化,以及谷胱甘肽代谢相关酶—谷胱甘肽转硫酶(GSTs)、α型谷胱甘肽转硫酶(GST—α)、π型谷胱甘肽转硫酶(GST—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的变化。并纯化了翡翠贻贝GST,对其酶学性质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1.翡翠贻贝消化腺GST是由两个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其中一个亚基分子量约为26KDa,另一亚基约为27KDa,而且分子量大的亚基含量较大。分别以CDNB、NBC、ETHA为底物测得的翡翠贻贝消化腺GST的最大反应速度(Vm),米氏常数(Km)为:6.779μmol/L/min,0.295mmol/L;6.236μmol/L/min,0.073mmol/L和80.373μmol/L/min,0.283mmol/L。
2.TBBPA暴露下,翡翠贻贝消化腺GSTs、GST—π、GST—α活性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GSTs和GST—α在整个实验阶段表现为诱导效应,其活性都在第1d即出现显著增加,并在第14d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渐下降,但基本上仍高于对照组;而GST—π活性在暴露前一周都被抑制,第14d却被诱导至最大值,而后逐渐下降至对照水平。
3.低浓度和中浓度组GPx活性,暴露前期(1、4、7d)诱导,中期(14d)达到最大值,后期(21d)诱导水平下降,到第28d回到正常值,高浓度组GPx活性大体呈抑制状态,但亦有类似变化趋势。
4.在不同浓度TBBPA的暴露之下,低浓度组GR活性除第4、21d表现为抑制外,其它时间点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中、高浓度组GR活性第1d即被诱导到最大值,而后逐渐下降表现为抑制效应,在第21d所有浓度组GR活性均被抑制。
5.不同浓度TBBPA的暴露,使得翡翠贻贝体内GSH含量呈现出单一减少的效应。所有浓度组,GSH含量在第1d就出现减少,第14d减少到最低,在暴露后期略有回复,但仍显著低于对照。GSH含量的变化趋势与GSTs和GPx活性的变化相吻合。GSSG的含量在暴露第1d没有显著变化,而后随暴露时间延长各浓度组GSSG含量都大致表现为持续增加,尤其是高浓度组。在第28d,GSSG含量达到最大。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组GSH/GSSG的比值持续下降,由暴露初期的3.3左右下降到1.7以下,高浓度组GSH/GSSG的比值更是降为仅有1.2。TBBPA暴露后,各浓度组总谷胱甘肽(TGSH)含量变化并不明显,只有在第4、14d,低、中浓度组TGSH含量下降,后期各浓度组TGSH含量逐渐回复,至第28d,中、低浓度组TGSH含量回到正常水平,高浓度组TGSH含量出现一定的上升。
6.在TBBPA的暴露下,GST与GPx活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低浓度组相关系数在0.759以上;高浓度组0.916以上。说明两者功能存在协同作用,共同在抵抗氧化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