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批评性话语分析已成为现代语言学研究中语篇分析领域的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分支。批评话语分析通过对语篇表面形式的分析来揭露语言中潜藏的意识形态,探究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及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作为大众语篇之一,新闻语篇是人们了解世界的主要来源。但新闻语篇并不总像它所标榜的一样客观公正,它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历史、文化以及个人等因素的影响。新闻报道者通过不同的语言形式来隐藏其意识形态,从而潜在地影响读者的观点和意识形态。本文以2014年8月白人警察枪杀黑人案件和2014年11月华裔警察枪杀黑人案件为例,选取《纽约时报》中十篇相关报道为语料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本文旨在探讨新闻报道者如何通过语言的选择隐藏自己的意识形态,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对事件的认知。本文以Fairclough的三维话语分析模式为理论框架,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分析工具,从三个层面对相关语料进行分析。在文本分析层面,本文借鉴了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三种分析工具——词汇选择、及物性和转换进行分析;在话语实践层面,本文主要从消息来源和转述形式两方面对相关语料进行分析;在社会实践层面,本文主要从社会文化语境的角度解释文本层面和话语实践层面的语言选择及其所反映的意识形态。本研究验证了批评性话语分析对种族歧视新闻语篇的适用性和可行性。通过分析意识形态对语言的影响以及语言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纽约时报》对两起警察枪杀黑人案件的报道虽然力求客观公正,但其不可避免地对白人警察产生偏袒。2.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3.新闻报道中语言的选择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并且新闻报道者将其意识形态渗透于报道中,从而影响读者的意识形态。本研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首先,新闻报道受到意识形态影响,并不总是像其所声称的一样客观公正,教师应不断提高学生的批评阅读能力。其次,英语教学中广泛使用新闻语篇,但却忽略了学生批评阅读意识的培养,本研究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批评阅读能力提供了具体方法和步骤。最后,本研究拓宽了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范围,并帮助读者辨别新闻报道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