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文洪教授学术渊源、临床医案、论文著作、科研成果及访谈记录的全面系统研究,挖掘整理临床经验,凝炼其学术思想和体系,丰富针灸学科治疗手段,传承针灸国粹,择其要加以推广运用。方法:(1)通过与文洪教授交流随访等方式追溯文洪教授学习和从医经历,剖析文洪教授学术思想形成的过程及成才历程。(2)通过研读文洪教授以往的著作和文章,临证中记录文洪教授辨病辨证选穴用穴补泻等思维过程及每次复诊后疗效和治疗上的变化,尤其是反映文洪教授诊疗思维和治疗思想的过程,从而总结其学术思想,提炼精华。(3)在查阅经典及相关文献基础上,对文洪教授治疗脊柱和脑的相关疾病常用针法及其用穴特点和手法特征进行发掘提炼,整理研究不同针法体系的针刺方法特点,总结完善"项部横刺法""住痛移疼针法"等针法体系,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4)在全面总结文洪教授学术思想和针法体系的基础上,设计跟师病案书写格式,重点整理文洪教授以往及跟师期间针灸诊疗病案,如实记录总结文洪教授临证中腰椎病和脑病的治疗经验。结果:(1)文洪教授成长历程和求学经历反映出其学术渊源萌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精研针灸;形成于九十年代,厚积薄发;成熟于近十年,通过传播针灸技术,终名扬海内外。(2)文洪教授的学术思想,归纳为重视哲学思维、思辨中医理论,强调平衡理念、应用立体针法,注重针灸治神、强调脑实神全三个方面。(3)从针法源流、特点、体系以及机理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文洪教授住痛移疼针法、项脊针法、平衡针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4)总结文洪教授治疗颈腰椎病上下前后取穴,注重整体平衡;中风足内翻重取足三阴经穴,注重阴阳平衡的临床经验,中风上肢痉挛重调任督之平衡阴阳的临床经验。结论:文洪教授痴迷哲学,精研岐黄,酷爱针灸,学术思想上根植中医经典,重视平衡、治神、哲学等理念,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特色针法体系。文洪教授学术思想的总结与传承不仅丰富了针灸学科治疗手段,而且也是针灸国粹的延续与发展。目的:本项研究旨在通过科学、规范的临床研究设计,评价项部横刺针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以建立证据确凿、可供推广的优化治疗方案,为项部横刺针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受试者来源于来源于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脑病科就诊的病房患者。采取简单随机、对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先将76例病人按照病例纳入时间顺序从1到76编号,依次在随机数字表中选取一个对应的数字,将末位是零或者偶数所对应的序号的受试者分配至常规针刺法组,将末位是奇数所对应的序号的受试者分配至项部横刺针法组。常规针刺取穴方法:(参照石学敏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针灸学》眩晕治疗)主穴:实证:风池、百会、内关、太冲;虚证: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项部横刺法组取穴方法: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实证虚证均增加项部横刺穴位(风府穴至完骨穴软尺连线并标记,将刻度等分为5等分,每等份取1穴,左右共计11个穴位)。研究周期为4周,基线期为1周,治疗期为3周,治疗完成2月后随访。治疗组采用项部横刺法治疗,从入组后第2、3、4周每周连续治疗5天,1天1次,休息2天后再继续下一周治疗,患者一共治疗15次。指标观察在入组时、入组后第3周、第4周和随访2个月时分别进行检测。研究评价指标包括眩晕症状量化分级表、眩晕程度量化分级表、治疗前后TCD的变化,主要测定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流速以及血管搏动指数。结果:(1)两个组完成与未完成试验的病例数无显著性差异,组间均衡一致。两个组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理化检查、各项主要疗效指标等基线比较组间均衡一致,各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2)研究初步表明,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眩晕症状量化积分比较可以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入组前两组比较无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眩晕症候积分均改善,而且均随时间症状改善;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3)研究初步表明,两组治疗前后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可以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入组前DARS两组比较无差别(p>0.05);治疗前与治疗完毕两组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完毕后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4)研究初步表明,两组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可以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入组前DHI-S两组比较无差别(p>0.05);治疗完毕与2月随访治疗组DHI-S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治疗组对患者而言预后更好,远期疗效更加稳定。(5)研究初步表明,治疗后两组LVA、BA的Vm值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LVA的PI值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RVA流速和搏动指数以及BA博动指数,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项部横向刺法能影响椎—基底动脉、延髓及小脑,通过上述途径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脑血流量。(6)研究初步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眩晕程度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1.66%,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1.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实证有效率统计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1)研究初步表明,项部横刺针法治疗能更好地增加脑血流,改善后循环供血及临床症状,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有效方法。(2)研究初步表明,项部横刺针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3)研究初步表明,项部横刺针法治疗可改善后循环缺血引起的眩暈症状,尤其是在中医实证的症状改善方面优于普通针刺对照组。(4)研究初步表明,项部横刺针法治疗在有效增加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和增加脑血流量方优于普通针刺对照组。(5)研究初步表明,项部横刺针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暈疗效稳定,随访后复发率较低。(6)研究初步表明,项部横刺针法治疗及随访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